第44章 往事目录

第44章往事

平川镇一夜之间起了两场大火。冲天的火光惊动了镇上不少人,光是救火,便将他们累得够呛。后来,镇上的人们也常常说起这两场火,他们不知火是怎么起的,只知道火烧得又快又猛。而后,又暗暗说道,老天有眼,恶人自有天收。

离开黄府后,姜谷雨回去屋中稍稍歇息了一会,便取出了老榔头留给自己的东西。

麻赖放的那场大火只将她的屋子烧了一半,老榔头留给她的那个盒子却保存了下来,完好无损。

她用钥匙将盒子打开,发现里面放着的,竟是一封信。

而这封信的内容,却是有关于周息,有关她的娘亲姜施然。老榔头曾和她说过周息的一些事,却没有说完,这封信里,讲得便是那后半段的故事。

其实,周息与姜施然之间,早便有过相见。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周息接到父亲病逝的消息,便回到了王府。他替父亲操持丧事时自然见到了风代觅,风代觅初时还宽慰了他几句。他对风代觅钟情于姜守的事情有所耳闻,也知道姜守早便娶了妻。瞧见风代觅因此清瘦了不少,又念着从小和她一起长大的情分,周息便劝了她几句。初劝时风代觅便已不悦,他又说了几句姜守的不是,便彻底将风代觅惹恼。风代觅直戳破了他对自己的心思,将他一顿训斥,言谈间对他的出身多有贬损。

他入羽林军后因身世被他人时时奚落,被风代觅这么一说,更更觉无地自容,心灰意冷。

他原本便因至亲去世而伤心欲绝,离开王府后,就找了个地方喝了点酒以缓心绪,回去的路上遇上了几个一起谋事之人,几言不和,起了冲突。

姜施然正给值夜公办的姜守送完饭,往府里回,半路上遇到了昏倒街头、满脸是血的周息,把他送进了医馆。

周息醒来之时,瞧见守在旁边的姜施然,便向她道了谢。彼时他尚不知姜施然便是姜守的夫人。

两人这一别后,再次见面,便又是另一番境地了。

老王爷弥留之际,周息赶回了王府想见他最后一面。病榻之前,老王爷将其他人全部遣开,只留了周息一人。

“我待你如何?”他艰难地喘着气,望着跪在病榻前的少年。

周息方失至亲没有多久,被他视同父亲的王爷又要撒手人世,心中已然悲痛万分,哽咽着回道:“老王爷让周息脱了奴籍,又送我学武,有如周息再生父母,您的恩情周息无以为报。”

“好……那你替我做件事情,算是回报我的恩情。”

既是老王爷临死前的嘱托,周息也没问什么事情便一口答应了。

便是这一声答应,叫他以后的人生都改变了。

“我要让你替我杀个人。”

周息愕然地抬起头,万万没想到平日仁善的老王爷在弥留之际要自己办得竟是这样一件事。

原来那时,风代觅已经嫁给了姜守。老王爷心疼自己的独女,想起她至今无所出,担心自己故去后,姜守把姜施然迎回,让风代觅受委屈。而风代觅也常在老王爷面前哭诉,求着老王爷派人除去姜施然。故而这临终前的遗愿,竟是让周息去杀了姜施然。

也是那时候,周息才知道,风代觅虽已赶走了姜守原配,如愿嫁给了姜守,成为姜守的正室,却过得并不太开心。

其实老王爷初始并没有下这个决心,只是临终之际,风代觅在他病榻前哭泣,又说起了姜守仍放不下姜施然,他才临时起意,也只能将此事托附给周息。

毕竟,他了解周息的性子,也放心让他去办这件事。

“她不是早就不见了吗?”周息觉得奇怪,姜守的原配夫人很早以前就失了踪迹,说是回老家探亲时遭遇不测,许多人都以为她一命归西了。

也是在那不久之后,风代觅就嫁给了姜守。

老王爷虚弱的摇了摇头,胸中已经不大进得了气了,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她在宫里。”

周息大为震惊,可不及他问,老王爷就咽了气。

他虽对姜施然的去向大为不解,但也不敢声张,只是自个悄悄在宫里开始留意,最后竟然真的在宫中找到了姜施然的踪迹,这寻找的过程,便是得了张裕的助力。

当时他们万分震惊,天子金屋藏娇,藏得还是臣子之妻,这事若是传出去,不知要被多少人口诛笔伐。

姜施然所在的那个地方很偏僻,公启帝派人暗地里监视,要想动手是极难的。

可这事是老王爷临终前的嘱托,他得想办法去完成。他苦思许久,还未想出办法时,宫中就起了一场大火,火灭之后,他竟发现姜施然已经不见了。

而原先她待的地方,除了一个因大火哑掉的侍女,再无其他人生还。

带着老王爷的嘱托,周息离开了都城,开始四处寻找,终于让他找到了姜施然。他躲于暗处,准备一箭射杀她。

然而第一箭正要发出时,他看到了姜施然隆起的小腹。于是惊乱之下,这一箭便未射中她。

姜施然亦发现了他的存在。

瞧着姜施然惊恐带泪的眼睛,那一箭怎么也射不出去了。

他从小便受父亲教诲要知恩图报,后来王爷对他也是亲厚,不嫌弃他的身份,曾亲自教他读书识理。他实在没有办法对现在的姜施然下手。

因得知姜施然有身孕,又因先前受过她的恩惠,周息感其良善,便决定暂留她性命,等她把孩子生下后再杀她,这样,便也算对得起老王爷的嘱托。

谁料,两人一路行走,朝夕相伴之下,周息竟对她动了心。

这段旧事,是周息在寄给张裕的最后一封信里提到的,张裕收到信后,也未声张。跟着,他便再没了周息的音讯,也不知他陪着姜施然去了哪里。

再后来,就是张裕助昌王起事,被自己的徒弟出卖,满门被斩,他得旧部相助,装死逃过一劫,便更无法得知周息的消息了。

姜谷雨身处震惊之中,久久缓不过神来。

这封信里的故事,在她心中掀起了涛天巨浪。她也明白了,为何老榔头会说,封平王的恩情于周叔而言是一道枷锁。

按老榔头所说,当初自己娘亲在离开爹爹之后,竟在宫中住过一段时间。他信中所说因大火而失声的侍女应指的是吴嬷嬷。

可是,娘亲为什么会在宫中?风酌量为何会让她住在宫中,她在宫里住了多久,后来又是怎么出的宫?她是出宫时便已怀上自己,还是出宫后才的得自己?

姜谷雨突然想起当初老榔头斥责风酌量时,说他“觊觎臣妻”,又想起自己初入都城时,姜守让自己改掉生辰一事,想起吴嬷嬷与姜守之母对自己的异常之处,心里突然一跳。

她不敢再往深处想,即便再想,也只是想而已,并不能得出什么答案,她心中的疑惑,或许吴嬷嬷可为她解答,可她远在宫墙之内,自己又如何去问她?

这一团团疑云在她心里萦绕,久久不能散去。她很想回到都城,找姜守问个究竟,找风代觅报仇替自己娘亲出气。

风家竟是这样的狠毒,逼得娘亲离开爹爹后,竟还是想要取了她的性命。

思及此处,她的心里生出满腔的怨恨来,若非当初风家要赶尽杀绝,娘亲怎会为了保命而流落至一个边陲小镇,过着潦倒困顿的生活,以至于最后因一个小病无钱医治而早早离世。

可是,即便去了又能怎样呢?

她离开都城时,那些来追杀她的人定是风代觅派来的,一如她当初要对自己娘亲赶尽杀绝一般。现在回去,指不定还不到丞相府,便被对方察觉,先叫人来取自己性命。

即便顺利到了丞相府,见到了姜守又能如何呢?

若自己向他质问当年的事情,他会给自己怎样的一个回答?

想起自己三年来在都城里的日子,姜谷雨已然可以预见自己若这样去质问,会得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方才的怨恨瞬间被无力感所覆盖。她不够强大,以她现在的能力,除了对风代觅破口大骂,还能做什么?

然而,这样的破口大骂除了占个嘴瘾,又能对她造成多大的伤害呢?

姜谷雨想起了那时风代觅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没有权利与地位,骨气这东西只能被别人来糟践。”

她突然明白了为何都城里有那么多人都倒在了寻求权力的路上,因为有时候想去完成的一些事情,真的是无权不可为。她想要与风代觅抗衡,想要讨个公道,就需有权势加持。

这口气她咽不下去。无论如何,终有一天,她要将那些害她娘亲之人所在乎的东西一一毁掉,将他们欠娘亲与自己的一一讨回来,娘亲所尝的苦,她也要让他们尝一尝。

姜谷雨将眼前的信封置于火折之上,信纸迅速地燃烧起来,化为一团灰烬。

她看着黄府的方向,好似那年离开都城时望着万家灯火一样,这里终究不是她的归处。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

打开App,新用户限时免费读
加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