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入宫目录

第3章入宫

赵律想要在朝堂上获得的名利权势,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家常烟火气也是他的所求。

正如他当年拒绝皇帝在勋贵朝臣遍地康宁坊赐宅时说的那样,他自小粗糙惯了,还是在不那么清贵的地方比较自在。

“我还是希望自己下朝回家后,能听听我四处串门的娘亲的那些鸡毛蒜皮的抱怨,偶尔可以不合礼仪地行事,这些若换到在康宁坊,谁都放不开也就罢了,届时陛下必定三天两头的可以在案头看到弹劾臣的奏章,这又是何苦来哉。”

那时的陛下听完以后也是大笑,赞他率真坦荡,遂不复提此事。

赵老夫人朴实刚健,说是要亲自下厨去给儿子炖肘子就绝对是挽起袖子亲力亲为,绝不会像那些个世家贵女一般只是去厨下动动嘴,发号施令。

赵律见母亲消失在花木扶疏处,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下来。

他一招手,对候在一旁的灰衣小厮淡淡道:"讷言,去查查那个何家是什么来头。"

"何家我知道,没什么大来头,就是一个徽州来的盐商。"

说到这种家长里短的八卦,讷言当时就来劲了,“算不上很大的那种,这还是多亏了家里有个叔伯在苏州当通判,您入主户部时那个通判还让何家送了一份贺礼来呢。"

“哦,那这样说来,这何家也算是个懂事的了。罢了,那一会你取我的帖子去何府走一趟,就问问何府老太太是否安好,是否思乡?"

赵律这话说的云淡风轻的,但讷言是谁?

跟了赵律这么些年,这些狐假虎威的弯弯绕绕他最明白不过了,他当即满面堆笑道:

"大人,您放心,这事我肯定给您办妥了!明儿个一早我保证整条巷子都知道何家老太太思乡心切,回老家去了!"

"行了,去吧,哪儿来的那么多话……到时候给你留肉。"

"多谢大人!"

听了赵律的话讷言狡黠地嘿嘿一笑,一溜烟跑出去办事,赵律微笑着摇了摇头,只觉得自己给这小子改的名也是白改了。

不过讷言就是跳脱一些,自家总归也兜得住,倒也不算什么。

赵律挥退几个想上前来服侍的下人,一个人走回书房,只预备去找一卷什么闲书来去厨房给母亲大人念念,消磨消磨时光,坐等吃饭了。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即使是肘子已经炖上,赵律终究也是没有吃上哪怕一口。

就在暮色四合之际,宫里一个眼熟的小黄门带着皇帝口谕到了赵府,道是皇帝召见,赵律便也就只能即刻动身随小黄门入宫去了。

赵律入宫是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他是皇帝一手扶植起来的心腹,是救过皇帝命的宠臣,他还有个位居司礼监大珰的干爹。

在种种因素的加持下,十天半个月的他总得进一两次宫,或者是给陛下讲讲经义,或者是为陛下写写青词,再或者只是陪着皇帝陛下手谈几局,顺便聊聊天罢了。

就连二皇子曾经也在赵律面前调侃:“我父皇见赵大人可比见我们哪个儿子都多,也更高兴啊。”

只是今日赵律抵达明光殿时,一个身着雪青色织锦长袍的少年人正从里面被皇帝边上的亲信内官给恭恭敬敬地送出来。

少年人芝兰玉树,俊秀不凡,与赵律遇见时,两人眼神相接,都只是微微抬手躬身,便算是见了礼,擦肩过去了。

赵律知道这就是镇国公府的小公爷,最近风头最盛的谢闻昭了,于是他便大概也知道今日皇帝陛下找他来是所为何事了。

跨进明光殿,绕过三重屏风时,当今的皇帝陛下正一身道袍样式的常服地坐在殿内一侧的榻上,手边是一个似乎胜负已定的棋局,皇帝执黑,偏着头用一颗棋子敲着棋盘。

在皇帝的目光转过来之前,赵律立即垂下眼睑,收起了所有的思绪,只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口中道:“问陛下圣安。”

“谨行(赵律的字)来了,来来来,你我之间私下何必多礼。”

皇帝一边说着,一边就亲昵地要离座去扶赵律,赵律却又行了一礼才真正起身,道是:”从来礼不可废。"

“哈哈哈哈,你啊——"

皇帝陛下真正大笑起来,他拍着赵律的肩大笑道:

"谨行啊谨行,朕真是没有给你取错字,你这个人呐就是谨言慎行。要朕看来,你便是我爱重的子侄,私下里哪用得着将这些虚礼,倒是生分了。"

在上位者总是不吝于表现自己的谦和与平易近人,但为人臣者却绝不该当真。

果然见赵律坚持,皇帝便也就笑着带过了此事,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瑾行知道闻昭吗?"

"谢家麒麟子声冠京都,臣自然知道,恰巧方才在门边也见了一面。"

赵律这话说的中规中矩,皇帝却并不满意这样的面上的泛泛之谈,于是追问道:

"那只是些风传,我是问你怎么看他这个人?"

"这.......臣与谢小公爷素无往来,不知其人,不敢妄议。"

"这些都不打紧,你拣你知道的说说嘛。来来来,早年沈相和朕说,有"以棋观人"一说,你瞧瞧这棋局——"

皇帝说着,一把把赵律拉到棋局的一侧,让他坐下,自己则没什么架子地坐在另一边看着赵律饶有兴致地继续说:

"你瞧着闻昭是个什么样的人呐?"

话说到这里,赵律知道不能推脱,他于是沉吟着看了看棋局。

他的脸色变得略微有些纠结。

他最后说道:“谢世子这棋风真是......光明磊落啊。"

"哈哈哈哈哈,你就是想说他就是个臭棋篓子吧。"

皇帝陛下丝毫没有要给自家爱重的子侄留什么颜面的自觉,只大笑着这样说。

皇帝笑了,但赵律却不能笑,他正色着开始为那个仅有一面之缘的谢世子开脱:

"谢小公爷棋风虽略显保守,棋路也是直来直往,这在下棋时是没有优势,但这不正说明其心思良善,没有那些弯弯绕绕,行事可能会有些许莽撞,但谢小公爷这个年纪有这样的少年心气,是好事啊。"

“你这人惯是会说话的。当然了,朕也知道闻昭是个好孩子,只是朕这心中尚还有一些疑虑在。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皇帝说到这顿了顿,用那双仍算锐利的眼睛看着赵律问:

“有人劝朕说,年少得志者多不成气候,尚需打磨,不该助长其心气,谨行以为如何啊?”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

打开App,新用户限时免费读
加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