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世情
到了下午,赵律就听到回报说谢小公爷怎么都不愿意坐马车了,他执拗的,一定要爬上自己的马背。
赵律没办法,甚至负气要整个队伍提速,想把人甩在后头,想要人知难而退。
可无论如何,当赵律回过头去,不一会儿,那一人一马一定会出现在远远的地平线那边。
他追不上队伍,但又死不回头,他就这样咬着牙,死倔地追赶着赵律。
“谢小公爷,你到底在想什么?!你想做什么?!”
可以说是时隔多年,赵律第一次感到这样的怒气。
他策马从队伍的最前头一下冲到谢闻昭身侧,连胯下的马也感受到了他的那种焦躁,因此在不安地踱步,赵律几乎是低吼着在质问这个人,
“你这样即便是去了南江又能如何?!谢小公爷你一定要死在这路上,带累这所有人吗?!”
“赵大人……”
谢闻昭只来得及说这么一句,紧接着就是一连串激烈的咳嗽,他咳得那么厉害,咳得整张脸通红,咳得那双好看的眼睛蒙上一层水汽凝聚着落下来,有一瞬间,赵律甚至害怕他会咳出血来。
然后谢闻昭停住了,自那次刺杀后,他少有地和赵律这样平静地对视,好像历尽千帆,终于平静下来的水面,他病得脸色苍白,目光却清明冷静。
他说:“我说过,我读书入仕是要为国为民的,或许我现在做不了什么,但是我总要看看这个世界。”
“赵大人,我想去看看这个,真实的,残酷的世界。”
赵律:“……”
谢闻昭的话说完之后,两人的目光相撞,谁也不曾退却,谁也没再说话。
赵律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瘦了一圈的谢闻昭,又像是在评估他那一番话的可信度。
谢闻昭还在低低地咳嗽,但目光却不曾逃避。
赵律看着谢闻昭沉默了很久,唇缝一直是一条平直的线,突然他伸手一捞,把谢闻昭整个人虏到自己马上。
“那就去看看吧,去看看这个真实的残酷的世界!”
他把人圈在怀里,策马重新冲着队伍最前端冲过去。
这时空中的太阳尚未落下,他们朝着前方奔去,好像是奔向无限光明的太阳。
——
当赵律带领的赈灾前置队伍抵达南江府时,这座曾经繁华一时的城池已经变得萧条而狼狈了。
但早早得知负责赈灾的上官即将抵达的刘知府,一早就穿戴整齐领着南江上下大小一众官员在城门口候着了。
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那整洁的官服手肘处磨损得颇为厉害,左肩处似乎也补过一道。
刘知府原来应是一个白胖的中年男人,如今应是瘦了些,面皮松垮着,带着点不太健康的蜡黄。
但很神奇他的脖颈和手部露出来的皮肤却还白皙。
不过这些都是不要紧的,赵律不管这些。
“下官,下官,大家可算是盼到了大人前来啊!”
这位刘知府失态地抓住赵律的衣袖,语无伦次,哭得实在狼狈极了,也感人极了。
这位年近半百,长相也并不俊逸的知府大人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地哭诉:
“我等盼大人之心便如同待哺的婴儿盼父母啊大人!”
“灾情至此,刘知府辛苦了。”
赵律一边附和着,一边把自己的手和衣袖从刘知府手里抽出来,接着道:
“赈灾亦如救火,当从急,本官此次来是负皇命,不敢轻忽。便想问问刘知府,如今府道几县内情况如何?”
“情况差极了。”
刘知府苦着一张脸,坦诚自己的无奈:“大水之后,好多村寨都被冲走了,本来都要秋收了,大水这么一来,粮食全没了。这下没让大水淹死的也就活不下去了。”
“然而府城各处的粮仓也被淹了不少,原只是受潮也就罢了,主要是霉变,能拿出来赈灾的粮食也不多,后来饿死多的人多了,匪盗猖獗起来,可是真的灾情严重的那几个县哪还能剩几个小吏衙役,几乎没有……”
“府库粮仓也被抢了几次,我们实在是没有人,也追不回来……”
“粮食一少,粮价就疯长,府城中虽有大户施粥,可也是杯水车薪,因此死的人也就多了,处理尸体也来不及了,长久以往,大人,我担心会起疫病呐!”
眼看着那刘知府说着说着又要声泪俱下了,赵律轻咳一声抛出了一个结论:“归根结底也就是粮食不够了。”
“是极是极,不知大人此次带了多少粮来?”
“朝中一共拨了八万石,但是——”
赵律竖起了一根手指,边走边说:
“但是这包括了南江,东江俩府共十几县的用度,如果要撑到下次收粮,你我都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那那那,这可如何是好啊?下官也是什么办法都用尽了,实在弄不到粮了才寄希望于朝廷啊!”
“办法自然会再有的,只看刘大人愿不愿意帮我了。”
赵律说这话是和那种说“山人自有妙计”的一个表情,这多少也给刘知府吃了一颗定心丸。
“下官自然与大人是一条心的,南江府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我作为父母官,每日每日也是心如油煎呐。”
刘大人几乎指天顿地信誓旦旦着:“就是为了陛下与南江百姓,赵大人若有差遣,下官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大人真是个不多得的好官啊。”赵律与刘知府并排相携而行,神情感慨:“南江府百姓有您至此,何其有幸。”
刘知府的耳朵一下子红了,很不好意思地连连摆手:
“岂敢岂敢,赵大人缪赞了,只是在做些我应做的,只愿不负陛下信重和自己当年读书时心中宏愿罢了。”
“”只可惜下官愚钝,至今也没能为南江百姓挣得一条生路来啊,本官,本官……”
刘知府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泪就又落了下来。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