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恭迎公主
一队人马手持平王吴子言的令牌一路畅通无阻赶到揽月楼。此时的揽月楼大门敞开却空无一人。
冲在队伍最前面的影子将手中的玉龙军军旗交给一旁的顾思安后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揽月楼门口,只见英姿飒爽的影子并没有冲进揽月楼中,而是拂起自己铠甲上的披风单膝下跪掷地有声道:“玉龙军副将影子恭请公主返军!”
身后的将士们见状也纷纷下马走到影子身后重复着同样的话。
周围的百姓纷纷聚在不远处看着眼前的场景窃窃私语。之前的流言早就在城中闹得沸沸扬扬,今日这样的景象彻底做实了之前的流言。
在众将士三番恭请之后,顾念歌终于露面。顾念歌一改往日柔弱风尘的装扮,一身利落的劲装衬得她英气十足,但这样的英气并不是装扮的缘故,而是顾念歌自身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场。
顾思安从没见过这样的姐姐,一时间诧异站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什么。顾念歌只是微微一笑走到顾思安面前轻抚顾思安的脸庞:“傻小子才几日的功夫不见为何这般看着我?”
说着顾念歌便冲顾思安手中接过一柄长枪,顾念歌轻抚手中的银月枪轻声说了一句好久不见,随后转身冲着众将士说道:“玉龙军将士听令!今日吴国皇帝在天坛设祭为小世子祈福,尔等随我前往天坛为小世子添福。”
说完之后顾念歌走到一匹骏马面前侧身上马,带着众人扬长而去。只留下百姓们站在原地议论纷纷。
当顾念歌出现在天坛附近的时候,随同皇帝出行的吴子言十分震惊。昨夜一场大火之后自己明明亲眼看见那个喜儿护送一具焦尸出城,为什么顾念歌会出现在这里,还带着这么一队人马。
周边的禁军并不知道这当中的缘由,但看见这样一队敌国人马堂而皇之出现在天坛附近,立即拔出刀剑围了上去。跟随在顾念歌身后的一众将士随即摆出一副准备进攻的姿态,顾念歌立马抬手制止了众人。
顾念歌翻身下马走到禁军首领面前将自己玉龙军的令牌交给禁军将领,朝着吴国皇帝的方向行礼:“顾国三公主顾念歌拜见皇帝陛下。听闻小世子身患怪病,念歌特请来鬼医百草为小世子看病,还请皇帝陛下能够允准。”
经过之前安山一战之后吴顾两国的关系早已经没有那么剑拔弩张,再加上顾念歌说她找到了消失已久的鬼医百草,这让吴国皇帝心中稍稍放下了些许戒备。就在这个时候百草在顾思安的陪同下高举着自己断指的手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百草不同于顾念歌并没有什么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有的就只有他的断指。毕竟鬼医百草因醉酒误事一怒之下自断一根手指的事情沸沸扬扬六国皆知。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人认出了百草就是之前百草堂的那位神医,听着人群中的议论纷纷,吴国皇帝也起身快步走到了顾念歌的面前。
短短几十步的距离却让这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显得气喘吁吁,顾念歌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个正值壮年的吴国皇帝身体已经到了十分虚弱的程度,难怪吴国的内斗会这般厉害。
“难得公主不计前嫌愿意救助朕的孙儿,百草先生若是能妙手回春朕必将先生尊为座上宾好生礼待。”
“陛下的好意草民心领了,只是草民实在是不想再卷入朝堂纷争,只想游历四方尝遍百草。今日前来不过是为了偿还公主的一个人情罢了。”说完之后百草便朝着不远处的太子妃和小世子走了过去。
吴国皇帝准备转身离开却被顾念歌给拦了下来,顾念歌不卑不亢站在吴国皇帝面前讨赏:“先生方才也说了今日前来是为了偿还我的一个人情,念歌斗胆想要讨要一个赏赐。”
吴国皇帝也知道眼前这个顾国公主并不是一个省油的灯,近日城中的谣言多半也和这个人脱不了干系。按照流言中的说法这个顾国公主在吴国的那些境遇也都是因为不争气的吴君卿而起,想来这个顾国公主现在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但顾念歌选的时机非常好,眼下吴国皇帝即便知道这个顾念歌不安好心也没办法当众拒绝。吴国皇帝刚刚松口,顾念歌立马趁热打铁说出自己的要求:“说是先生当真能医治好小世子,不知陛下能否归还当日安山一役之后我顾国割让给贵国的三座城池?”
吴国皇帝原本还有些犹豫,但转头看着祭坛处就连哭声都十分孱弱的小世子遍野答应了顾念歌的请求,为了慎重期间甚至还让随行的中书令写下了交城国书。顾念歌看着墨迹尚未干透的国书十分欣喜冲着不远处的百草点了点头,随后才将国书小心翼翼交给影子保管。
收到信号的百草立即上前开口:“天坛乃是祭祀的地方,实在是不适合医家看病,不知陛下可否移驾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呢?”
吴国皇帝本是想带着百草和顾念歌一行人回宫为小世子治病,但一看顾念歌身后那群全副武装气势汹汹的士兵,吴国皇帝还是犹豫了。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还是吴子言站了出来,吴子言提出此处距离太子的东宫很近,不如就去东宫。
其实即便没有吴子言站出来解围,顾念歌也有办法让吴国皇帝心甘情愿前往东宫,毕竟之前所有的一切准备就是为了今日扳倒吴君卿。但吴子言突如其来的举动还是让顾念歌有些诧异,她原以为经过昨夜那场大火之后吴子言恐怕早就将她视为死敌,这种情况下别说是出手相助了,没有揭穿顾念歌就已经算是吴子言大发慈悲了。
不过顾念歌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眼下即便她和吴子言已经是水火不容,但他们现在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为了利益和仇敌短暂结盟是自古以来帝王之术中的一部分。
吴国皇帝并没有多想就下令移驾东宫,但只有顾念歌和吴子言知道,方才的一切不过都只是铺垫,到了东宫之后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