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二伯:我从未有过的父亲
话说我二伯是个很节省的人。按理说,他的装修生意做的挺不错的,在90年代,他也在本地买了一间当时一百多万的洋房。。。所以总体来说,我二伯是不缺钱的,但是外面的人都说我二伯很吝啬,都在他背后称呼他“铁公鸡”。。。最流行的传闻是我二伯带一家六口出去吃饭,一家人只叫两三份甜品一起分享。。。我很讨厌别人这样叫他。。。在我心里,我二伯只是把钱用在该用的方面上,而不会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奢侈品上面。。。在我印象中,我二伯穿的永远都是那么简单朴素,吃的用的也是再普通不过的,和一般人没有什么分别。。。我感觉我二伯唯一的奢侈品,就是他的软肋,也就是汽车和旅游。。。在90年代初,当我二伯的装修生意慢慢好起来了,他就开着一辆奥迪车,偶尔早上他会开着奥迪车载我和我大堂弟去学校,所以在初中时,我会给同学们一种错觉,好像我是来自富人家庭的。。。其实有钱的是我二伯,和我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从第一辆奥迪,到现在2024年的奔驰,我的二伯的车牌永远都是4000,因为我二伯说这代表着“四圈”,谐音和他的姓名一样。。。我想我二伯之所以会比较疼爱我这侄儿,也许是我感觉某方面我是了解他的吧。。。当阿嬷还健在的时候,每当她的孩子,家里的长辈们聚在一起,我姑姑们和小叔和侄儿们都会有说有笑,而我二伯永远是那个坐在客厅沙发上,安静的看着电视的落寞身影。。。似乎大家也默许这样的的存在,不过小时候的我,会经常主动上前问我二伯想吃什么想喝什么,然后我就会微笑着递给他,也许当时还小的我,给上班后感到疲惫的二伯,带来一点温暖吧。。。而且我也能从二伯身上感觉到他工作的累,他创业的不容易,和默默所付出的努力。。。我为什么说我二伯只把钱用在该花的方面上?在我的印象中,我二伯除了平时省吃俭用,其他方面该花的钱,比如我小时候上学的学费,生活费,住院费,学校的各种买书文具,甚至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跌倒,我二伯出钱帮我请律师告公交车公司,是一点也不省的。。。我在我二伯家住的那几年,当时是94,95年左右,我大概14,15岁,我二伯给我每个星期50新元的零花钱(以我每天大概在外吃两餐计算),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他好像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我的大堂弟每天2新元的零花钱。。。你知道在外人口中所听到的“铁公鸡”身上,看到他对你和自己的亲生儿子之间,有这样大的反差对待,是什么感受的吗?。。。所以我一直铭记,一直感恩到现在。。。事实上此刻,当我打出这些字时,回忆起那些往事,我的眼睛已经忍不住湿润了。。。就是这样,我的零花钱越来越多,除了二伯给我的,偶尔也有姑姑给我的,逐渐的,我在同学们口中变成的什么有钱人家的孩子。。。说真的,到了现在,我对这种称呼还是感到无语的,对我来说,同学们只是开玩笑,在调侃我而已。。。一方面,我不想把我自认为不堪的家庭背景告诉他们,另一方面,我又不知道怎么从头开始向他们解释,我是怎么从一个经常去监狱探访父亲的可怜孤儿,跃身一变,变成早上乘坐奥迪车去学校的有钱人家孩子。。。(这故事太长了,我一想到要解释我就累。。。)长大后得了忧郁症的我,有时候会想,到底当年我住在二伯家那几年,我的二伯那么疼爱我,在金钱上对我那么大方,对我来说,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一方面,我得到了从所未有的快乐和经济上的自由,另一方面,我花钱也越来越大手大脚,也形成了我成年后某种程度上的消费习惯吧。。。虽然那都已经是往事了。。。现在的我,不穿名牌,我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全都是淘宝上买的,不超过20新元(100人民币)的衣服鞋子,超过100人民币的,我都不舍得买。一方面,我觉得现在长大了,穿什么只要舒服好看就行,你看有些人穿名牌,看起来土里土气的,也衬托不出自己的气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不流行名牌了。。。不过追根究底的原因,还是现在在经济上,真的是负担不起了。。。:)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