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初出茅庐:那段记忆混乱的日子
在我面临初中会考前,我阿嬷的健康逐渐恢复了,也顺利出院了,于是家里人让我回去阿嬷家住,毕竟他们说我是阿嬷的命根子,我原本就是住在阿嬷家的,所以现在阿嬷出院了,我回去住也是理所应当的。。。于是我就从二伯家搬回去我阿嬷家住了。。。在我回到阿嬷家住的那段日子,我小叔逐渐发现我人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了,这和我小时候经常在家有说有笑,是非常不同的。。。有一天我小叔问我,是不是在阿嬷住的不高兴了。。。我笑着回答说没有。。。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在学校里,我可以说是交友广阔,结交了许多朋友。刚开始我也是非常享受这样的,从无名小胖纸到受欢迎学长的改变的,但是我发现当同学们之间越来越熟悉,大家都变得活跃起来了,也越来越多话了,我就觉得在他们当中,我就越来越没必要说话了。。。很多时候,我只是安静的看着他们打闹着开玩笑,然后我就会跟着他们一起笑,然后非常满足,非常安逸于这样的状态。。。我就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自豪满足的看着自己的一群小鸡孩子一样,让他们继续保持着这样的和乐融融的氛围就足够了,我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我想也许我又回到小时候那个窝囊胖纸的性格了吧,也不算是内向,就是人话不多,我发现当我和某人越来越熟悉,我在那个人面前越感觉到舒服自在,我就会习惯性的变得话少,那个小时候沉默寡言的阿阳又会跑出来了。。。这在我在家里与二伯,姑姑,小叔,甚至之后与小珊之间的交流,都是非常明显的。。。
而从初中三年级开始,我的成绩也变得越来越差,这从表面上,能简单被理解为我阿阳变得外向了,在学校里结交了许多新朋友,我发现了崭新的世界,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于是我越来越没心思读书了,一切都是那么得符合常理和逻辑。。。不过这在后来,在我得忧郁症以后,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其实这又暴露了我家庭教育中所缺乏得另一项重要环节。。。就是没有人告诉我或向我描述未来的规划是怎么样的,没有人和我坐下来,告诉我一个正常的学生,是从小学读到初中,然后高中/理工,接着就是大学,硕士,和博士。。。是的,你没听错,我当时就是那么天真,我连最基本的升学过程我都不知道。。。天真到我连考完初中O水准会考后,我只大概从同学口中知道,我们的成绩,能让我们升学去高中或理工学院,但是我并不知道原来理工学院有那么多课程能让我报读,而这些课程的入选资格,和我O水准会考的成绩是那么的息息相关。。。直到我捧着那本厚厚的报读理工学校课程的手册,我才一瞬间恍然大悟,当我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课程,我又不能报读时,我就开始后悔了。。。真后悔初中会考前那几个月,没咬紧牙关多啃几本书。。。其实虽然我的初中会考并没怎么做准备,顶多只是临时抱佛脚,但是最终我的成绩,距离让我进高中学院,只是差一科目的及格而已。。。这就是我的天真之处了,哪怕是我知道这一点,我心里有作战的攻略,我多花点时间来专攻多一科目,我都能像小祥他们一样,顺利升上高中,然后继续升学新加坡本地大学。。。你们听了也许会感到荒谬,我有我的二伯和小娜姑姑一直在旁指导我,但是确实没人告诉过我最基本的升学过程。。。因此,我就这样和本地大学插肩而过。。。其实后来还有更多我不知道的,我的二伯和姑姑还没有告诉我的是,就是其实我是可以在读完理工学院后,再继续报读私人大学的,而在那以后,我的很多朋友,甚至我的亲弟弟妹妹也通过这样的途径,顺利升上大学并成功毕业。。。最后不出所料,我的O水准会考成绩差强人意,勉强只获得五个科目及格,看着理工学院的手册里那些感兴趣的课程,我只能选择报读入选资格最低的电子系。。。而我选择读电子系,很大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其他系我进不了,我看阿明也报读了电子系,所以我也和他一起报读了。。。
这个世上没有比电子系更让我讨厌的科目了。在理工学院的那段日子,是一段灰色压抑的时期。。。不但我的新校园生活非常不顺利,我的阿嬷也刚好在那时候离开人世了。。。我也因此得了轻微的忧郁症。。。所以现在回忆起来,其实那段日子对我来说,是非常混乱和迷茫的。。。和我童年的回忆比起来,是那么的模糊和顺序不清,也缺少了很多童年时的快乐。。。我想如果我的人生中有什么不快乐,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的人生开始不快乐起来的吧。。。
我依稀记得,在我从二伯家搬回去阿嬷家的那段日子,我开始感受到,当时新加坡本地经济的衰退,通货膨胀,和生活上的压力。。。其实当时我们在那懵懂的年纪,也不清楚通货膨胀是个什么东西,就只是隐约的感受到生活上的改变。。。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我们在阿嬷家,从每日的三菜一汤,到慢慢的变成两菜一汤了。。。每当我看到阿嬷买菜回来时,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然后各种抱怨物价上涨了,说真的,当时阿嬷这副力不从心的样子,我还是这辈子第一次见过。。。虽然阿嬷一向来都是省吃俭用的,不过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到她这副力不从心的样子。。。再来就是,我的零用钱也开始变少了。。。当时阿嬷给我的零用钱可没我二伯给我的多。。。我也忘记是给我多少了,反正和二伯给的比起来,是相差很远。。。我只记得在那段日子,我是非常的明显的感受到生活质量上的改变。。。我从以前和朋友出去,都是请朋友吃饭的,到那时候我跟朋友出去,有时候还得私底下跟朋友借钱才能出去。。。有一次连小祥也开始调侃说,以前开阿阳的钱包来看,最少都有一张50新元钞票的,现在都没有了。。。反正那段时间,不仅仅是我看到阿嬷那副力不从心的样子,连我这懵懂的青少年的生活,也过得非常的力不从心。。。
就这样,我开始了理工学院的生活。。。我刚开始报读课程时,和阿明选的是同一系的,不过虽然我和阿明报读的是同一个电子系,最终我们被分配去了不同的班级,所以虽然是同一所学校,我们也没机会经常见面,只是偶尔在上课休息时的间隙,或是在来往上课途中或学校食堂里,才和他碰面快声打声招呼。。。
就这样,我开始了在理工学院一个人独来独往的生活。。。
在我看来,理工学院是一个初中生毕业后,从校园群体生活,到初次体验成年人上班生活的开始和踩踏板。。。在这里,不像初中学校一样提供校服,在这里,我们每天都穿着自己的衣服上学,有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各种装饰和打扮,有潮流的也有不潮流的,有好看的也有不好看的,有自己开车上学的,也有搭公交地铁上学的。。。初出茅庐,我在这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阶级之分。。。
之前提到,我在初中毕业前,搬回阿嬷家后,我逐渐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了。。。就这样,我带着这样的状态,进入了理工学院的新生活了。。。在这里,我也没有像以前在初中时那样外向,也没有那么喜欢主动交朋友了。。。在那以后,我看过一份心理学报告,那篇文章说我这样的状态,是我对目前所拥有的朋友和社交圈子感到非常满意,在潜意识里,我觉得我目前的生活不需要更多的朋友,所以我就没兴趣主动去和别人开始一段新的友谊吧。。。
的确,刚从初中的群体生活,初出茅庐的我,开始尝试适应,一个人上学放学,一个人去学校餐厅吃饭,一个人在上课间隙去逛街看电影,一个人去游戏厅打游戏。。。其实当时我还是有认识一些朋友的,只是有时候和朋友的课程表不一样,就只是偶尔有机会在一起,而不在一起的时候,我发现在我内心里,随着每一天,逐渐开始感到焦虑,我不喜欢这样的状态,我不知道一个人要去哪里,不知道一个人要做什么,不知道要找谁陪我聊天,不知道找谁和我一起吃饭。。。每天一个人独自来回学校的那两小时车程,一来到学校面对那一栋栋死灰死灰的建筑,更是让我在内心里感到极度的压抑和郁闷。。。
逐渐的,我对上理工学院是越来越没有兴趣和动力了,我对我所报读的电子系也几乎一无所知,每天面对那些实验室里仪器所呈现的各种Sin和Cos的图形,我看的是一头雾水,有时候想尝试问问同学,因为我经常翘课,很少和他们在一起上课,同学们基本上把我当做一陌生人看待,他们也没兴趣教我作业。。。逐渐的,我开始了每天去学校混日子,一个人经常翘课,一个人独自去电脑室上网聊当时流行的ICQ,或者去吉他社找人弹吉他。。。表面上,别人看我似乎很享受这样的翘课自由,其实我在内心里,是一点都不享受。。。每当翘课时,我就感觉自己像个没人家要的孩子一样,到处迷茫的寻找某个人或某个地方,能让我暂时呆上一阵子,能陪我一段时间,直到熬过这段上课的时间就好了。。。就这样的,在理工学院里,我每天像个行尸走肉一样,到处漫无目的,迷茫的寻找一个能让我暂时待的容身之处。。。这每一天,我只知道这一整天我不能回家,回去阿嬷会问我为什么翘课,但是我又没有地方去,现在回想起来,我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在理工学院是那么的不快乐了,这种感受是极度孤独和痛苦的。。。与其说翘课对我来说是好玩的,不如说翘课让我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焦虑,迷茫和没安全感吧。。。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我在理工学院的日子,和我在小学时是一样内向的,不过这两个是截然不同的事情,在小学里,虽然我人话不多,但是我从来不缺乏朋友,也不缺乏朋友陪我玩。。。而在理工学院里,我是一个人也没有,就连在学校里,看到往日初中时那些曾经的好兄弟,都只能是表面上敷衍几句,然后匆匆的擦肩而过。。。各忙各的,各有各的朋友,各走各的路,各奔各的前程。。。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