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赤柳郡
殷有归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黄土,抖了抖衣角上的干泥。
他慢慢走到了地图的前面,对着赤柳一带的小城看来好久。杜晏站在他边上,不知道他在看什么,但是自己已经没有什么耐心再看下去了,就低头闭上眼睛想事。
殷有归:“你之前说,因为新皇帝的政策,好多寒门人士无法念书,甚至无法满足温饱的问题。”
一个念想突然出现,杜晏在一边点点头,嗯了一声。
“那你现在军营里的干粮和钱还够多少兵力?”殷有归有一些激动,但是还没有细想这个方法。
杜晏:“三十万以下的兵力肯定是可以的,要是不够我再问陛下要,我有办法,他不会不给的。”
“那......我们今日去赤柳一带的城里看看......”殷有归有一些犹豫,但还是觉得说出口。
听到殷有归这句话,杜晏大致猜到了他想要干什么,虽然不是很明白他此行的目的,但是还是会支持他。
“走,快到日中了,先吃完饭再去。刚好到了未时太阳好,骑马不会很冷。”杜晏拉着殷有归到袖子,把他往外面带。
殷有归刚开始感觉有一点反感,但是拽久了就觉得也是一件很与众不同的事情。
总之,在这个军营看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冷暖,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同于亲情的一份炙热。
慢慢地,殷有归觉得自己活着还会被人记住,身边还有个会盯着自己吃饭的人,带自己骑马的人,陪自己看星夜的一个“外人”。
虽然这种感觉可能是建立在自己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份上,但是至少在边关的这些日子,自己是真的被记住了。
管什么以后,不遗憾现在就好......
殷有归算事彻底看明白了自己,自己除了哥哥还有很多认识的人。
吃完午饭之后,太阳很好,照在身上能驱散掉不少寒气。
军营里今日也要开始烧炭了,将军帐子里其实提前了几日就开始用了。
因为殷有归的身体不是很好,但是也不是苟延残喘的样子,杜晏怕他染上了风寒就病的起不来,所以提前了几日先烧上了炭火。
就连刚刚杜晏带他出来的时候,手里都提前备好了斗篷,怕他着凉。
到了未时一刻,杜晏带着殷有归到马厩里牵马。
赤流玄驹在马厩里站着睡觉,听到了外面脚步声耳朵跟着晃动了几下,到最后杜晏离它还有几米远的时候,往前凑了凑想要出来。
殷有归看到这匹马是第三次了,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第四次了。第一次殷有归还昏迷里,神智不清看什么都是迷迷糊糊的,所以他自己都不知道。
之后的几次都是在边关和路途上,最近的一次就是昨夜被杜晏带回来的时候,坐在前面。
每一次都是短暂的接触,从来没有像这一次一样这么近得仔细看过。
赤流玄驹是杜晏一直养着的马,毛色显眼,充满光泽感,让人第一眼就会移不开。
和他的主人一样,像是耀眼的星辰一样,独特而不娇贵,眼神里透出的坚毅就是久经疆场奔驰的样子。
杜晏牵起了缰绳把它带出来,看到殷有归的时候没有急躁,而是主动走向他。杜晏有些不放心,怕赤流玄驹突然伤到殷有归,所以没敢让他一下子靠太近。
杜晏先骑上马,带着马稍微跑了一小圈,回到殷有归身边之后,杜晏之间拉着他上马,坐在他前面。
但是这一次和之前都不太一样,这一次是背靠着杜晏的胸口,而且贴的很紧,完全动弹不了。
先前的两次,杜晏都是把殷有归抱在怀里,不让他骑在马背上,生怕他掉下来,非要抱紧了才放心。
殷有归一点武力值都没有,第一次这样的姿势坐在马上,脚还是悬空着的,身体不自觉得就往后靠,想找东西获得一些安全感。
杜晏把手绕过你有归的腰部,在握紧前面的缰绳,感受到了他在发抖,虽然是很小的抖动,但是靠的很紧,能很明显得感受到。
“没事,有我在,你不会掉下去的,靠紧一点。”杜晏在殷有归的耳朵边上轻声细语。
距离太近了,近到几乎可以很清楚得听到杜晏呼气的声音,能感受到水汽在自己耳朵上凝结的感觉,由热到冷......
虽然话是很感人,但是殷有归心里还是按耐不住那一股后怕的劲。嘴上轻描淡写,心里其实早就摇摇欲坠。
殷有归坐在马背靠前面的位置,身体紧贴着杜晏的胸口,杜晏手臂环在他的腰上,隔着厚厚的外袍和斗篷也能感受到里面纤细的腰身,让人心里痒痒的。
一开始,杜晏没有骑太快,让赤流玄驹慢慢走起来,一点一点地移动。
快到军营门前的时候,刚巧看到了杜孤在门口和守卫说这话。
杜晏有事和杜孤讲,将马停在了门前,让殷有归一个人呆在马上。
赤流玄驹性格还是很温顺的,看到自己主人在身边就不担心马背上的人来者不善,就安静地让殷有归坐在上面,自己也不乱动,好像是能感受到殷有归心里的畏惧一样。
不知道是因为心里害怕,还是因为听起寒冷了很多,殷有归整个人是僵硬的,四肢有些无力,像是个木头一样坐着。
殷有归大气都不敢喘,只能盯着杜晏的远处的身影来安慰自己。
杜晏说了几句之后就立刻跑了回来,上马的速度快动作娴熟,外加了一点小动作。
他隔着袖子口抓着摁着殷有归的一只手,另一只手绕着他去拉缰绳。
杜晏:“我要开始慢慢加速了,不然天暗了都赶不到。实在害怕就多往后靠一点,我抱着你。要是摔了,我给你垫着,也不痛,我皮糙肉厚的不怕坏。倒是你,细皮嫩肉的,生个冻疮都看着可惜。”
殷有归本来没有打算直接靠得很紧,但是赤流玄驹跑起来之后身体就会不自觉地往后走,慢慢就掉到了他的身上。
殷有归个子不适很高(175m),所以坐在马背上也不会挡到杜晏的视线,这一点都是很好。
杜晏比他高了一个头(189m),所以坐下来也刚好上一个头,把人抱在怀里也刚刚好。
迎着太阳,他们往西边走,前往赤柳一带的小城里。
杜晏对赤柳一带还是很熟悉的,早些年的时候,和父亲第一次征战,赢来的就是赤柳一带。所以这一地区,不看地图都能知道地方。
殷有归看过地图,但是四周多变的地形和地图多有不一样地方,所以整个人很混乱,不知道哪里是哪里。
他们先去了赤柳郡,算事赤柳一带里最为繁荣的城里。城里的富贵百姓大都是做生意的人,与外边的少数民族和西域人交往比较多。
但是,他们一进城就能感受到很明显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
富贵的人很富有,但是贫穷的人还是很贫苦。
杜晏在一边解释道:“还是因为那个政策,寒门无书可读,所以更加没有什么可以翻身的机会,而世家大族多多少少都有朝廷官员和城里官员的关系,在他们眼里,没有什么事银子解决不了的事。”
确实,若是没有读书翻身的机会,他们只能一辈子哥别人当苦力。若是世家大族还可以买官做,做个逍遥官。
富人要和外地人做生意,少不了什么学问和交流问题,所以读书人在现在都很吃香。
殷有归心里没有多想什么,只是担心着齐国的百姓会不会遭到什么不公平的待。
先前齐国都是以学识来论人,有才能者充当官员,无论身份地位,只要有能力上榜,就有可能封官富贵。
但是大衍的政策和齐国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所以百姓少不了被教育的事。
有的人,生来就在终点的不远处,但是你永远都有超越的机会,哪怕他冲过的终点,你都不要停下来也不要回头看,只需要往前迈起大步,自己无悔无怨来世一游。
赤柳郡里的繁荣和街头的乞丐和不受待见的穷书生,都是讽刺。
两人走在城里的石砖道路上,杜晏牵着马,马蹄在石砖上走得“咯咯”响,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他。
殷有归走了一路,眼里都要掉下来的,眼眶红了一次又一次,只是一直没回头,杜晏也没有急着去叫他,默默跟在后面。
真的......真的有不少是齐国的百姓。
百姓不认识他,但是认识他的哥哥,他哥哥年年都主动和皇帝请命去赈灾济贫。
这种年年谁都不愿意要的烫手山芋,估计只有殷有成会要了。
殷有归平日就呆在家里,给哥哥写信帮他分析赈灾的情况。
有几个角落的乞丐,看到了殷有归,还是忍不住凑了上来。
他们身上很脏,杜晏怕他们会伤到他,拦腰把他捉了回来。
殷有归回头看看他,笑着说了一句:“没事,我就和他们说说话。”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