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楔子四桃花历乱
至正十二年,张士诚据吴称王,正淮南行省参知政事饶介守吴中,礼贤下士,多次派人邀请,延为上宾,招为幕僚。座上都是巨儒硕卿,时高启年仅十六岁,他厌恶官场,二十三岁那年,借故离开,隐居于吴淞江畔的青丘。
光阴打马而过,如白驹过隙。转眼,谢云岐于至正二十三年八月成功一举击败汉帝陈友谅,而其以“先取通泰诸郡县,剪士诚肘翼,然后专取浙西”的方式一步步削弱东吴王张士诚的势力。最终,于至正二十七年九月,被俘的张士诚自缢而亡于金陵。
至此农民起义队伍被多个政权吞并和瓦解,最终皆被谢云岐所统治。又年,正月初四日,谢云岐即皇位,改国号为“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
-
频叶软,杏花明,画船轻。
初春景象着实令人迷醉,而身处这一片桃园中则更甚。
桃花春水生,在这翻起阵阵春潮的河水边,一身黄袍玄摆君王缓缓踱着步子。
“真是美景啊!”不禁叹道。
李德升在一边哈腰:“陛下可真会挑时间!再晚一些,这山上的桃花儿,怕是要谢了!”
“马屁拍到马腿上。这才初春罢了。”李德升急急欲解释。谢云岐轻笑,挥挥手便不想再计较。
那厢,轻踏小径之上静躺着的桃花瓣,一袭白衣也漫步在这被春*色浸染的桃园中。桃树树态优美,枝干扶疏,而其花花朵丰腴,色彩艳丽,微风拂面,风中也夹杂着桃花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在这种时节来此赏花、散步,夸大了说就是有身为桃花仙的感觉。
正欲感叹这山中美景,想着吟诗一首时,便闻河岸边传来的阵阵豪爽粗犷的笑声。高启循声望去,只见两抹身影驻足在湖边,看不真切。迈着脚步走上前,拨开树枝,抬眼——
不想那人正巧也偏头,唇边还荡着一抹尚未散去的微笑,细长的丹凤眼便朝高启看来。
以黧上衣、玄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为八脚金龙。腰间佩绶,脚蹬黑舄。仅是往那一站,顾盼之间王者气概浑然天成。那惊鸿一瞥,更是让高启看得心脏多跳动了一拍。
似曾相识的感觉……
清醒后,高启一惊,连忙大步上前,撩袍半跪:“草民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谢云岐暗瞥了一眼半跪在地上的白色身影,淡道:“朕今日难得一时兴起,便想着来这山中散心,并未遣人清路。”习惯性地展开折扇,“不怪你惊驾。起来吧。”
“谢皇上。”高启起身定定,眼睛依旧盯着地面,看着一片花瓣被清风带起,吹入水中,依稀泛起一圈涟漪。不禁已醉入此间。
待回神,见当今圣上已走远,只见一抹墨色人影于远处若隐若现。轻叹一声,抚了抚衣摆,撇过脑内的疑惑,便往回走去。
-
七月,徐达率领的北伐军逼近大都。元顺帝携后妃、太子仓皇出逃,自此,大元灭亡。
明,洪武元年。许是天意弄人,孤高耿介、目下无尘又厌恶朝政的高启在那片桃园偶遇谢云岐。之后谢云岐闻高启才名,意请其出山,却是意料到归隐山林的他恐会断然拒绝,便擅作主张地命人在宫内修葺新府邸与他。
不想,却极其顺利地于同年暮秋,三十四岁的高启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以其才学,受谢云岐赏识,而后又复命教授诸王,另纂修《元史》。
“谁道燕雀鸿鹄各为其主……待天下归一,一统和谐后,朕必定要将你收为己用。”
“……待天下归一,一统和谐后,而我最不想惹的人,是你。”
桃花历乱不识君,怎辨此心终成痴?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