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鲜衣怒马少年郎。骑骏马,持长剑,护家国无恙。这是褚靖安幼时的梦想,他想护黎国百姓安康,想护黎国繁荣昌盛。
黎国三十五年,护安侯夫人于凌晨诞下一子,名辰字靖安。靖安取的护国安定之意。因为是护安侯的嫡长子,所以自出生就备受侯府的人喜爱。护安侯褚一鸣每天都跟自己的儿子一起练功,闲暇时一起打闹。关系好的不得了。
褚靖安七八岁的时候像个奶团子,天天就跟在褚一鸣后面,每天都不厌其烦的重复着自己以后要和爹爹一样骁勇善战,一起守护这个国家。
褚一鸣总会将自己疼爱的儿子抱起,说:那爹爹就等着靖安长大,和爹爹一起驻守边疆,一起上战场杀敌,让朝中所有人瞧瞧,我褚一鸣的儿子,跟他爹比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到时候我的护安侯可是后继有人了。说完便爽朗地笑着。年幼的褚靖安虽然将褚一鸣的话尽数听进,但年幼的他不能完全理解话中含义,但看褚一鸣那么开心,自己便也跟着开心。
“靖安,来吃水果吧’’褚靖安后头望去,见到了端着水果走来的虞景燕。那是护安侯之妻。也是褚靖安的娘亲。褚靖安一下子跳出爹爹的怀抱,飞快的向娘亲跑去。虞景燕温柔的摸了摸褚靖安的头说:我们家靖安最讨人喜欢了,娘亲相信我们家靖安一定可以和一鸣一样。娘亲等着,等着靖安长大。等着看我们家靖安成为鼎鼎有名的大将军,等着1看你和一鸣一起征战沙场。那时啊,娘亲可就别无所求了。但是这样的美好仅仅停留在褚靖安十四岁生辰宴
你说什么?只见皇座上的人高声怒吼的质问着下面跪着的人,身边的太监一直好言好语的劝他不要生气,保重龙体。可是皇上怒气丝毫不减的问道:你确定护安侯通敌是真的?要知道轻易污蔑朝中重臣是大罪,你可知道?跪着的人毫不胆怯的说:臣以性命做担保,此事绝非虚言。皇上扶额道:爱卿先起。此事朕会细查,就不劳爱卿费心。底下的人一看皇上有意拖延,便说:臣有证据,而且皇上,现如今黎国整个的兵权命脉,可大部分都掌握在护国侯手中,今日他还效忠皇上,但谁敢保证他日这护安侯不会谋反。
皇上像是被他说动,但依旧没有明确下令,只是让人退下。那人见此便不敢再多说,行礼退下。
最近护安侯府喜气洋洋,因为不久便是小侯爷的十四岁生辰。大家最近都十分开心。但等到了那日,本应是大喜之日,护安侯府中原本摆了宴席,众人正欢与之际。突然有官兵将大门推开,将褚一鸣带走。那时的褚靖安不懂具体含义,但却也能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果然,如他所想,不知为何。皇上的圣旨上说褚一鸣叛国通敌。其罪本应诛连九族,但念在褚一鸣战功赫赫,诛九族可免去,不过要削去侯位,将其关入天牢,三日后午时问斩。
这是十四岁的褚靖安第一次对死亡以及离别有了实际认知。生辰日过后,他安顿好虞景燕便立刻去了天牢,见了褚一鸣。
刚入天牢那一刻起,寒气便不断,令人十分不适,这里长久关押在这的牢犯,体内想必早就寒湿入体,就算待上几天,也能折寿不少。
褚靖安来不及去感受周边的环境气氛,只想着快点找到褚一鸣。要不是这里的狱卒将他领导褚一鸣面前,褚靖安真的要认不出来,那就是自己的父亲。只见原先那个一身风骨的护安侯,如今身上血迹斑驳,衣衫褴褛的样子,京城乞讨的乞丐都能强上三分,可见不过短短半天,这些人能用的手段几乎都用了。褚靖安刚刚进门听到几个看门的狱卒谈话,说褚一鸣死不认罪。但褚靖安心里知道,这本就不是自己父亲做的,他又能认什么罪。不过他们这么心急,定时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这里很冷,很阴森,耳边传来的都是阵阵哀鸣和怒吼。不过褚靖安不怕,因为父亲在这。他虽然不知为何,但唯有一点他敢肯定,他的父亲,黎国的护安侯是不可能通敌叛国。只是褚靖安不懂。,为什么像父亲这种甘愿将一生奉献给黎国的人,到头的结局却是不得善终,家破人亡。
褚一鸣打断了正在思考的褚靖安,一把抓过他的手说:靖安,爹爹可能等不到与你一起征战沙场的那一天了,不过靖安,爹爹今日为何落的如此下场,你应该心里有数。听爹爹的,我们靖安这一生不要为皇室效忠,更不要入官场。既然爹爹命为你们换来一生太平,便不要再重蹈覆辙。这京城看似繁华,实则处处暗藏玄机。稍有不慎,便足以致命。靖安要照顾好景燕,爹爹这一走,她可是只有你了。
褚靖安强忍泪水他不想与爹爹见的最后一面如此狼狈。他一一应下。向褚一鸣行礼磕头,当作是最后的告别。随后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天牢。
褚靖安不敢回头,他害怕看见父亲这副样子,他更害怕不久之后的离别。可他却无能为力。
褚靖安本来就是只身一人来的天牢,虽然路很长,需要走很久,但来得时候到并未觉得,只觉得想再快一点见到父亲。可为何这回去的路长的令人窒息。褚靖安一直走,眼泪也随着步伐往下流。就那么一直走到了住处。才擦擦脸,将眼泪抹去,免得让母亲担心。
因为侯位被削,他和母亲被迫另寻他处。虽然财产充公,但幸好母亲平时还会存些钱在私库里。这才不至于流落街头。
两人租了个小院子,虽然小但是容下他和母亲两人到还是足够。两人终于能过上一段安定日子。
因为私库里的钱有限,褚靖安平时都会出去帮忙打杂赚钱,回家时已是傍晚,但他仍要读兵法,后帮母亲收拾。这是褚靖安的十四岁。
然黎国虽强,但也称不上安全,北有草原交界,又有邻国骁国及附属小国。内忧外患。
明正十三年,骁国立嫡长子桑昼为太子,太子年仅十二岁,但精通兵法,是骁国皇帝的子嗣中最出色的一个。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