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瑶琴目录

第2章瑶琴

我心中全然乱作了一团打结的线,迷迷糊糊找不着北。

幸得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若是她再晚些起身。

——我只怕会失心疯。

见我默许。她舒颜浅笑,试探询问

“晴川如何?”

我问,便是诗中那句?

她点了点头,将纸稿塞进我的手心。

我珍重留下她的笔迹,心里万分欢喜,也有些难以置信。

——“你当真要将它送给我?”

“这本就是写给你的。”她垂下眼帘,纤长的眼睫似一双安静栖息的蝴蝶。

“只因那天惊鸿一念才写下残句,往下却再难以落墨,心里总是闭塞的慌。”

她遗憾的神色一闪而逝,很快面上就释然了。

“阿茶莫嫌弃,我日后取字,定也来寻你!”

怜爱尚来不及,怎会嫌弃呢?

我笑着说她的字可不能我来取,不然令父该不高兴了。

她闻言奇怪顿了一下,转而推我回屋,嚷着要学煎茶。

我也顺从被她赶在路前头。

途中,她忽然唤了一声晴川。

转身回首,她就这么立于一丛如雪的枳花旁。巧笑倩兮,眸中秋水一泓。

寒香弄影,朗月摇光。

花影缄默不语,似将画面也定格。

——

禹州的天愈发冷,前几日一场秋末的雨彻底涤尽了昼夜轮转间最后几许遗温。

大街上人烟稀疏,过路人也濡湿了鞋袜。坎坷的青石砖洗得油亮,落满了枝头随风吹落的红泪。夜里才偶然见到几个买醉的人,打着熏红的灯笼,靴底一步一个泥泞。

初寒时我嘱咐过她,切勿冒冷雨来见我,唠叨了一万遍却只被她充作耳旁之风。

她身子骨总是一副孱弱单薄的模样,风一吹就打寒噤,偏偏和小孩一样,又是个贪凉爱玩的。上次明诗冒雨跑到院前偷偷踩水,结果伤风卧床,被我训了一顿。

她却固执己见说着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淋点雨承点磨难没什么紧。我听不懂,回了她一个威胁的眼神。

怕我再恼,她一连几天都乖巧地呆在家里,静等我叩门送药。

她家宅子的路历经几回后我终于识通了。第一次去那会实实在在被吓了一跳。我只知彦明诗那酸丫头兴许是大户人家里天性散漫的反骨小小姐,却不知她家中竟如此阔绰。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还有这般堪比王府规模的宅院。

大到楼台水榭,石桥廊坊。小到假山秋池,明花茵草。应有尽有,偏偏就是少了人气儿。

明诗打着红伞探头瞧过来,言笑晏晏地接我去花亭喝茶,我看她的眼神都染上了惊异。她依旧是一袭浅衣,从善如流拉着我的手,叽叽喳喳说最近自己寻来了一些不常见的花,入料定然香极了。

我从明诗话语中得知她亲友皆不居于此,互不打扰却也安稳。

她抱怨说,这空洞的宅子真叫人没有一点长留的欲望,家中除了她和三两被收留的孤女,便再无旁人居住,不少地方都荒废了。

我笑着问她这就是你总来我那小屋子的原因吗。她轻轻摇了摇头,勾唇说“我是来寻你的呀,尝不到姐姐烹的茶,真是叫我日日夜夜…魂牵梦萦。”

我险些又被她一番胡话蒙过去了。

半晌,她拢了拢散开的乌发,百无聊赖地拨弄着木案上的古琴。她指尖的动作很随意,腰肢却挺得笔直,好似一些东西已经深深刻在骨子里。

琴弦微颤,像湖水缓起缓落,微澜泛波。她眼睫温顺垂下。琉璃盏的碎光微微晃动,投映在少女玉葱般的指尖。我瞧她舒颜浅笑,细风带起发丝。又看她眸色万般明灭,归于淡然。

席间光影悄移,她只予了一眼。便好似这一生,就这么波澜不惊的过去了。

她忽然回过神,手还搭在余颤的弦上。含着笑静静问我

“你可识得……漱月道人?”

师父道他是禹州城中一代少年翘楚,平日最喜喝酒作诗。

那人偶尔会去海镜楼说些奇人异世,或是才子佳人的本子。只漱月道人一登台说故事,下头即刻人满为患,男女老少皆皆欢喜。

只是听说那人一沾酒就疯的不行,声势像要掀了楼顶。有时书说一半就昏昏睡过去,是个实打实的醉庄周。

我应是识得的,犹记年前跟着师父去楼里送茶时还依稀瞧过他的模样,是个弱不禁风的小白脸。

她听我描述噗嗤一声又笑了,我感到莫名其妙。明诗变戏法一样摸出一块木牌,上头刻着代表她私人物什的一丛栩栩如生的洛神花。

她眯着眼,坏笑道“这是海镜楼的牌子,明日我们去吃酒,去见见小白脸,可好啊?”

我胡乱点了头,忽然感觉有些不对……

稍等,她是如何得知,那行踪莫测的漱月道人明日一定会去海镜楼的?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

打开App,新用户限时免费读
加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