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越阳商派
既住入文府,一切行动便通畅许多,但在找到乾门学子此事上依旧毫无进展。又过了两日,越阳街上全是外来的商户,临近大会场地的客栈已经全部住满,连偏远的客栈也是一房难求。
“好多人啊。”“小爷估计大景有名有姓的商人全在这里了。”此时场中坐着不少人,扇形围台的圆心处,文司宥与一着官服的中年男子分坐在茶几两侧。“唉,那就是越阳巡抚吗?”“不错。”几人坐在最左侧的围台上,宣望钧看着越阳巡抚和文司宥,不知在想什么。
少顷,文司宥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满座高朋微一鞠躬,开始为此次同文大会开场:“诸位远道而来赴我同文大会,文家上下感激不尽。同文行自承永七年始,到如今七年有余,终有小成......”“大景第一商是小有成就,那大有成就是什么?”云中郡主在独自嘀咕,高台上文司宥仍旧在滔滔不绝。“越阳六门入海,百姓望海谋生,自古便以水为财,。而水有四德,沐浴群生,流畅万物......”说到这时,文司宥不禁哽咽了一下。“文某以为,所谓商道,也在此‘流畅’二字。”文司宥讲完,围台上顿时一片掌声。“要不怎么说这大景第一商是同文行呢,文家觉悟挺高的。”“世间商人,大多思期一家之利,文先生却能思万家之利,确实不同”季妍霄和玉璀在一旁赞叹道。
此时,文司宥已将越阳巡抚让到高台中间。巡抚大人已是中年,却中气仍足,器宇不凡,颇有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文会长说得不错,以南之富裕济北之不足,西之充盈补东之匮乏,流通生财,互利共赢。商亦是民,而民为国之本,民富则国强。今日诸位既来此,便都有‘沟通富民’之任。越阳官府也会尽绵薄之力,祝诸位往来畅通,流水生金,共襄盛举。”巡抚大人说完,各家商会会长也纷纷登上高台。以茶代酒,举杯共饮,以表彼此亲善合作之志。
“小爷打听了一下,此次同文大会比往年规模扩了一倍。文家不仅邀请了大景所有商派的大商户,还有一些偏门行业的经营商也在列。”“把这些聚在一起,文先生此次大会不简单啊!”云中郡主看着台上站着的数十人,想象着他们背后所延伸的商业命脉。不知这次大会之后,大景行商会有什么新变化?
“原来景朝有这么多商派。”“不错,这些商派大多因为乡土亲缘连结在一起,都有自己的特点。除了十大商派,往下还有无数小商派。”“南塘就多有蜀商,据说因为蜀中山林众多,没有田地的人就只能与玉胡三国来往经商,渐渐就自成一派。”“他们远离故土在边境白手起家,立业在外还有所成就,实为不易。”“蜀地险峻,在那里长大的人,从来都不怕困难。”楚禹一向少言寡语,却在此时突然发声,话中还自带一股骄傲自豪之情。“在我们对面的是扶商,他并非因府城由来,在扶江沿岸经营的都算作扶商。”“扶河支流密布,物顺其道,货畅其溜。这也算是除了越阳商外,最明白‘流通’要义的商派了。”季妍霄和宣望钧一言一语的讲述着。“扶商旁边的是华商——”“这个我熟!
宣望钧抬手向围台中间的一群人一指:“中间人最多的就是越商,越商涉及的业务及广,海上经营更是一骑绝尘。据说越阳府民有七成都在外经商,是以许多难顾家中,今日新婚明日分隔也是寻常。”“看来这商派之首的名号也不是白来的啊。”面对着乌泱泱的一片人海,一边暗叹文家此次大会的规模实力,一边有感慨寻人之难。若乾门学子真在其中,这么多生人面孔,几人该如何寻找?云中郡主转头看向季元启,他的视线此时也在人群中来回穿梭,想必是与她同样的想法。
“越商中集大成者便是同文行,早先是文家商会,后来才有次规模。”“几位看着年轻,知道的事情可不少,文家商会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你们既然知道,那有没有听说过郑家商会?”郑家商会,云中郡主猛然想起奎记茶肆中那个陌生人的问话。“什么郑家商会?”“也是越阳的经商世家,那时虽不算太显,但也是与文家不相上下,自两家结亲后,文家商会才渐成越阳第一商......”“别说了,你也不看看自己在哪,这可是同文行的大会,提那事做什么?”“哦对对......”“几位,我们先失陪了哈!”两位商人结伴走远,云中郡主心中却出现越来越多的疑问。郑家究竟是谁,季元启曾提到过的文家重创,季妍霄对文家已故女的说词,会与它有关系吗?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