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清羽山腰枫林间,少年欢喜展笑颜
谢宣城这边四处寻找楚音书,最后在通往谢宣城房舍的小路口看到了楚音书,以及……他手中那只上了个补丁的风筝。
谢宣城楞楞地看着楚音书和楚音书手中那只风筝,迟疑许久才反应过来,满脸欣喜地跑过去抱住了楚音书的腰,道:“哥哥是要带城儿去放风筝吗?”
楚音书轻笑一声,抬手在他脑袋上揉了揉,道:“猜对了。”
谢宣城兴高采烈地围着楚音书转了两圈后,又重新抱住了楚音书的腰,仰头看向楚音书道:“哥哥真好!城儿最喜欢哥哥了!”
楚音书不禁失笑,抬手揉了揉谢宣城的小脑袋。
谢宣城靠在楚音书腰间蹭了蹭,似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笑意淡去,转而换上了一副纠结的模样。
楚音书像是知道了谢宣城在纠结什么一般,他将手中的风筝递给了谢宣城随后将他抱了起来,笑道:“我们不去后山,哥哥带你去个好地方!”
孩子的易被说服性以及好奇心都在谢宣城身上完美地展现了出来。谢宣城一听他们要去其他地方,而且以楚音书的语气来看,这个地方他应该没去过,于是好奇心更重了。
楚音书笑着让他抱紧自己,只见他脚尖轻轻点地整个人腾空而起,朝着山下飞跃而去。不过片刻,两人在山腰结界处的玉石阶梯上停了下来。
清羽峰布有阵法,一年四季呈现出来的景象都如同深秋一般,枫叶红似火,秋风瑟瑟,树叶间摩擦出了沙沙声。
楚音书立于玉石阶梯上,身旁站着正惊叹于美景的谢宣城。
这是谢宣城第一次来到山腰,从前他从未踏出清羽峰顶半步,起初是楚音书不让,后来就是他自己也不想了。
楚音书无声笑笑,伸手拿过谢宣城手中的风筝,手中一阵金色流光颤动着,顷刻间那风筝上七歪八扭的补丁就不见了,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与新的相比无差异的风筝。他把风筝递给了谢宣城,并让他放线。
谢宣城沉默片刻,转头仰视着楚音书道:“哥哥,没风。”
楚音书抬手,一个响指打到一半就被一只小小的手握住了。谢宣城摇摇头看向他,眸子里充满了期待,“哥哥,跟城儿一起让风筝飞起来吧!我们……不用其他的,就让它自己飞起来好吗?”
楚音书明白谢宣城的意思,他想不通过术法让风筝自己飞。面对面前这小只,楚音书无奈地笑了笑,道:“好。”
话音刚落,楚音书只觉手腕一暖,谢宣城拉着他跑向了玉石阶梯边的林子里。
没等楚音书反应过来,一只风筝被一双小小的手递到了他眼前,谢宣城从半人大的风筝后探出了小脑袋,一双眸子明亮且充满期望意味地看向楚音书,“哥哥,陪城儿放风筝吧!就像第一次带城儿放风筝那样!”
“第一次”虽是以前发生的事,但现实却是距离楚音书把这第一只风筝交给谢宣城的时间还不到三个月。只是除了第一次带谢宣城放风筝时,之后的时间每当谢宣城想放风筝了,楚音书只是会带着谢宣城去后山,然后用术法操控风力将风筝吹起,且恰到好处地定格在同一个高度。全然没有那种让风筝自由飞起的满足感与快乐。
最初谢宣城还会粘着楚音书让他带他玩陪他放风筝,可渐渐地谢宣城发现楚音书虽一直满足他的要求或是愿望,但其实楚音书的心里是不想陪着他四处戏耍浪费时间的,后来他也就没再缠着楚音书让他带自己去放风筝了,而是不知从何处学来了一些普通简单的室内小游戏让楚音书陪自己玩。还会很仔细地掐好时间,以免打扰楚音书修炼。
面对这样的谢宣城,楚音书有时都觉得他听话懂事得不像一个四岁的小孩。
这种生活模式一直持续到了楚音书闭关,谢宣城都未有一时片刻死缠烂打地闹楚音书,而且自那之后楚音书也没再见谢宣城放风筝亦或是漫山遍野到处跑。
随着时间过去,谢宣城是越发的听话懂事。不过令楚音书疑惑且昨日才知晓缘由的是,平日里活泼调皮的谢宣城有时会变得沉默寡言,甚至一言不发,就这么安安静静地坐着看着楚音书,或是跟着楚音书到处转,一词概括——寸步不离。
谢宣城拉拽了半天都不见楚音书动一下,方才笑得舒展开来的眉头瞬间又微微凑到了一起,白如玉的小脸挂上了一副虽然委屈却又强撑着支起笑脸的小表情,颇有强颜欢笑之意,“哥哥是不想去了吗?还是说哥哥是想用术法让风筝飞起来?若是如此,那就不放风筝了,我们回去罢。”
楚音书回过神,看着委屈得快要哭出来却又强忍着撑起笑脸的谢宣城,心跳不自觉顿了一下。
眼见谢宣城放开他的手,抱着风筝转身准备走,楚音书这才回过神来伸手抓住了谢宣城的衣领,无奈笑道:“阿城这是不想放风筝了?”
谢宣城闻言一顿,闪着泪光死气沉沉的眸子瞬间有了生气。他惊喜地看着楚音书,道:“哥哥愿意陪城儿放风筝?!”
楚音书轻笑一声,眼底万般温柔,“哥哥我何时说过不愿二字?”
话音一落,谢宣城脸上失望委屈的表情彻底消失,转而出现的是一张明媚如骄阳的笑脸。
楚音书笑着看向谢宣城,伸手揉了揉谢宣城柔软的头发,心道:这才是四岁孩子还有的模样嘛。
他就该高高兴兴,无忧无虑地笑着。
清羽峰除了后山外,山腰再向上的位置还有一片很宽阔的空地,是先前清羽峰的练武场。
元清这人总爱做些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比如别人遇妖则杀,他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所以他们如今被养在了清羽峰;再比如其他门派和长辞山的区别,可谓也是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单看这些也还好,毕竟修界总会有一些思路和脑回路异于常人的人,见久不怪。
但元清却显得有些故意了。
楚音书带着谢宣城来到了这处元清突发奇想从清羽殿正殿前“搬”下来的练武场。
练武场上空旷无物,且由于地理位置位于接近山顶处的一处悬崖上,所以风向与风力对于放风筝来说都是甚好的。
练武场上微风浮动着,红似火的枫叶借着微风悄无声息地落在了一高一低两个身影四周。场地上或多或少有些枯枝落叶,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伴随着这声响越来越大,直到从“沙沙”的摩擦声变成实打实的脚步声后,风筝也抵达了它能够去到的最高处。
谢宣城拉着楚音书的手,另一只手里紧紧地握着风筝线,在铺满红叶的巨大练武场上肆意奔跑着。
欢笑声、风声、跑动时踩在枯叶上发出的细碎的声响,融为一体。漫山遍野的枫叶也在这一刻变得更加艳丽,随着接连不断的欢笑声也渐渐地欢快愉悦起来。
风筝高飞,欢笑相随。正是当下这般,清羽山腰枫林间,少年欢喜展笑颜。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