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救父 乞丐说故事目录

第4章救父乞丐说故事

好一会摘星才抬头看母亲,母亲的头望向窗外蹙眉出神,眼睛更是没干过。

“母亲,这事你怎么看?”

摇了摇头,嗓子都嘶哑了“星儿,我等之身,申辩之言又怎能起死回生,自古官大一头压死人,此事明面已经有两州势力,背后的盘根又怎能让我等知道,三十个衙役的命啊,恐怕国都都要插手···儿啊,你的命···呜呜呜···”

“母亲,你看的透彻,一般妇人不可及,儿的命好着呢,你怎的先担忧我来了?董镖的大女儿嫁的是哪个将军?”

母亲正了正神色“朝中三品,疾风将军,端州人,十年前就举族搬迁到了国都。五六年前独自回端州祭祖,与董镖的大女儿大打出手,那董大小姐也是豪杰,误认了将军是山匪,硬是不要命的打成两半俱伤,断了肋骨,养了半年后,将军浩浩荡荡来向董镖提了亲。算一段有名佳话,你那一年,疯魔着日日闭门练琴,谁都不可在内院说话,硬是将拓的古琴谱都翻烂了,自是不知道府外事。”

“这般姻缘都保不住丈人啊···”摘星沉声。

想起乞丐的话,明年是董镖堂还是忠义堂?封堂?···变天吗?

“母亲,你也看出来知府大人也是局中人吧,前前后后,严丝合缝,这告知书也是早就备好的。”

母亲一脸凝重,摘星又说“母亲回去吧,让皓月送来早茶就出起待着,我不传别进来,容儿想一想。”

摘星说的话,吩咐的事,母亲从不反驳,左右看了看出去了。

披着发,盘坐着,闭目,似是坐定了,这般一坐就过了一天,睁眼后的摘星就去点灯,唤了一声皓月“去请母亲。”

母亲进门看到榻上的矮桌上摆了晚饭,“星儿···”

“来坐···,母亲我们边吃边说吧!”

“母亲,我们是在我八岁逃来的瑞州吧!我那时着实顽劣,好在这些年安份点,过了些平静日子,眼下我若用自己之力营救父亲,母亲可能点头?”

话未出口,泪湿襟,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终是自己没用,真要辜负重托吗?

“母亲别怕,三十而亡的天命,并没有限制我的儿郎身,父亲母亲只是怕当年得罪之人报复,十二年已过去,我容貌大变,与那富家子对面相视也不见得认出我,我此次出门易个名,斗笠随身,整个瑞州城也没几个见我真面目,自是不用担心的。”顿了顿,将母亲面前的酒盅推了推。

“母亲,养在深院是一种活法,行走天地间也是一种活法,算来还有十一年的光阴,让我做一件男儿最喜的事吧,体会一次男儿当自强!可好?”

母亲呜呜掩面,点了几下头。

摘星“那母亲放声哭一哭,带心情好些,我们再说正事!”

母亲是坚强,聪慧之人,哭了两声就止住,洗了脸同摘星用起了餐食。

“星儿,你想做什么母亲都不拦你,只希望你万事平安,早日团聚。你若出府,可有对策了?”

“有的…还需母亲配合…”

瑞州城门边的两个乞丐,正分着一把瓜子磕着,太阳晒的暖洋洋,两人头挨着,小声说着秘密,格格笑的别提多舒服!

“二位,打扰一下!请问翰轩书局怎么走?”

乞丐一回头看见一个面生人,公子儒雅又干净,脸嫩生生的怪白!

“哦!你左走,一直走到头就能看见!”

“多谢了!”

“哎…那是右,错了错了…”

“我就是想先吃个牛肉面,吃个火烧再去,听说这家的面最地道!”一手直指路边那家老字号,面摊子里的热气直往上窜!

摘星走了一步,停下苦思冥想的样子,回头看着乞丐“二位要不要一起吃碗面,吃个火烧,我刚到贵宝地,好些个不知道的事,正想找人问问,不知可有时间?”

俩乞丐愣了一下,还有这好事,忙堆着笑脸“好好好,看您客气的…”

三人坐下,摘星就拱手自谦“在下安乡人,是个写志怪小说的书生,最近行情,家宅理短,将军小姐的最是好卖,我想着也写上一本,这不是来找故事了,哈哈哈…”

“我知我知!”一个乞丐抢着说。

摘星“不急,老板!三大碗牛肉面,六个火烧。”三人笑嘻嘻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小书生,你可找着地方了,我们州有一个将军小姐的故事。”

摘星“噢?可是董镖局的那个大小姐?”

“是是是,就是那个!”

“那不用,早被人写了,十几个话本不重样。”摘星忙让人先吃面,等会再说。

摘星慢慢吃,小口小口嚼,就等着两人撂下筷子再开口。好不容易见两人揉着肚子,一脸满足,就这么静静等着。

“小书生,我们的故事那可太多了,你就说你想听哪一个吧。”

摘星“董镖局与忠诚堂的二月二打擂台可好听吗?”

“哈哈哈,你可真可爱,董镖堂和忠义堂才是!”

“喔!这样啊!哈哈…”

两个乞丐你一会我一会的说起来,摘星拿出纸笔,挑重要的记录着。

两人说的口沫横飞,许久不曾与有学问之人攀谈,何况还是一个干净,儒雅,专心致志拿笔记录着的书生!

直说到日悬正中,摘星提议去了一家羊汤馆,羊汤配酥饼,三人相见恨晚,吃完要了一壶茶,一些瓜子果脯,有慢慢长谈的的架势,两个乞丐如遇知己,继续说到“知府大人的师爷,哎呦,就是红月楼那妈妈的夫,红月楼就是知府大人的情报网…”

“茶仙道人的大弟子已经在聚仙楼里谈好工钱了,就等着清明节回去祭祖就来开工…”

“关堂主的大小姐怕是不能孕育子嗣,身有暗疾,府里的仆妇都没看过脸,只见身姿纤瘦,经常在内院抚琴一整日,琴声悲凉婉转,像是解不开的死结,哈哈,这是人家学舌的…”

“你瞧着,也就三五日,定有大官要来…没瞧城门守卫开始撒扫了吗,红月楼在布庄订了三十几套新衣,多出了一倍的钱要这两天赶出来,跑堂的这几天上午就去了,哈哈哈,热闹的很!”

“李捕快的妾怀了小叔子的种,李捕快硬是忍着装不知,抓捕盗贼时伤了腿,在家养病,那妾见瞒不住竟然和小叔子私奔去了端州成化县,其实李捕快是想成全他俩的…”

………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

打开App,新用户限时免费读
加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