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官奉月薪目录

第9章:官奉月薪

初次来洛水城的人或许会感到诧异,西南邻国与天谕交好百年,边境已有百年没有战事,但洛水城却时刻保持一股肃穆之风。

其实这全是城主功劳,洛水城城主姓洛,洛家祖上曾随开国皇帝远征西南,打的西南诸国闻风丧胆。

之后洛家军永镇西南,开国皇帝亲赐洛姓。

洛家三代忠良,门中子弟骁勇善战。

在天谕便有这样的说法,天谕江山,有一半是洛家军用血肉打下来的。

泽帝登基后,天谕三位兵马大元帅有两位战死北疆,其中就有洛家前家主,正是因为将士们悍不畏死,这才打的北魏国不得不和,以此迎来天谕十年安康。

前洛家家主战死沙场,只留下一个幼子,泽帝感怀洛家忠烈,本欲封为侯爵,是彦王上奏拦下。

彦王将此子视如己出,而当年的洛家幼子便是今日洛水城的城主,洛雁秋。

洛水城有南北两座城门,一条河洛大街贯通南北,城主府坐镇中枢,以城主府为中心将洛水城分做八个城区。

洛水城内有百姓五十余万,常驻守备军四万,分别驻于城外四方大营,城内巡守护卫队三千,巡守洛水城,城主府内另有府兵一千,亲卫八百黑甲铁骑。

河洛大街宽八丈,以青石板铺路,下垫黄沙,河洛大街两旁各种楼阁耸立,但却没有摊贩。

这却是城主府令,河洛大街任何摊贩一律不准摆摊,这同样是为了战时应急准备。

大街虽宽大,却并不显得空旷,除主干道不准百姓涉足,两旁街道却是人头攒动。

沈澈与小宝行走其间竟有种回到王都的错觉。

从城门到城主府,乘马车也要半个时辰,步行更慢,奈何沈澈实在没有闲钱,他让小宝将吕氏送的那匹绢布换成现钱,主仆二人现在仅有一两白银可用。

好不容易走到城主府,城主府外兵卒装备更加精良,隔着远处便能感受到肃杀之意。

城主府共八进院落,加上左右跨院一共二十四进,占据洛水城九分之一的面积。

城主府统管财政军三项,下设职务虽多但都是为城主服务,若说彦王在此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城主洛雁秋便是在彦王之下万人之上。

“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刚走近城主府大门,两侧的守卫便持刀将沈澈拦下了,小宝被安排去送信了,此刻只有沈澈一人。

沈澈后退一步道:“清平县新任县令沈澈前来述职,还望代为通禀。”

“清平县县令?可有任职文书?”守卫上下打量了沈澈一番,清平县大名无人不知,谁不是躲着走。

沈澈将文书递上,守卫查看了一遍后交还文书道:“城主去东大营巡查了,明日方才归来,不过自有人与你交接,东去一里,寻吏管司胡司丞。”

沈澈听后暗道自己倒霉,他本还想借着这次机会跟城主借钱借人,结果却扑了个空,如此的话只能在洛水城内等上一晚了。

城主府系洛水城最高决策中心,下设五司,也叫五司衙门。

五司位于城主府东侧,有户税司,吏管司,工建司,礼呈司以及刑典司。

户税司掌管洛水城内所有人口户籍,税务,财务等相当于是城主府的钱口袋。

吏管司掌管洛水城及治下七县大小官员升迁罢免,所有官吏俸禄、奖罚等。

工建司掌管城内所有工程建设,陆路水路维修,建筑监造拆迁,地产等。

礼呈司主掌礼仪祭司,大小节日活动督办,接送外来官员等。

刑典司主掌刑罚,城中大小案件侦办,各县案宗整理等。

除五司外,另设有两府一阁,天鉴府,内府以及军机阁。

天鉴府与内府分别由左右殿丞担任。

天鉴府负责督察各司运行,职权凌驾于各司之上,如发现有人疏忽职守,可直接对其进行调查抓捕。

内府则主要为城主府服务,统领府兵,负责城主府安保事宜,同时管理分配城主府内所有吃穿用度。

军机阁为洛水城军事机构,阁主由城主亲自担任,下设三堂四将。

天巧堂负责武器装甲制作管理等;天兵堂负责兵卒招募、入档、军饷、奖罚以及粮草运输等;神武堂负责洛水城安保,巡城守城等。四将既四方大营统领将军。

沈澈要领取官印、官服、俸禄等,自然是要到吏管司寻找吏管司的司丞。

出乎沈澈意料的是,吏管司的胡司丞竟然一早就准备妥当了。

“胡司丞,这数目不对吧?我记得县令月俸二两,这里可是有十两还多吧。”

胡司丞留着两撇八字胡,喜笑颜开道:“十两二钱,县令月俸二两,外加两石米,也就是一个月三两,但是清平县一年没有县令,所以按规矩你可以多领一些。”

一石米五百文,两石米正好一千文,也既一两白银。

县令月俸白银二两、米两石,正好折三两白银。

可这多出来的七两二钱,沈澈却是怎么也对不上号。

若说清平县一年没有县令,那这一年也该是三十六两才对,除非是被克扣了,否则实在解释不通。

沈澈并没有多言,初来乍到一定要懂得见好就收,能比预期多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如果真的是被克扣了,沈澈也不会轻易算了,来日方长,他有的是机会跟这位胡司丞打交道。

“原来如此,下官还有一事不明,除县令外,县衙内其它职务的月俸,不知……”

“除县令外,其余职务皆不在吏管司管辖内,由各县自行承担。”

“多谢大人提点,下官告退了。”

沈澈心里苦笑,其它县人家自行承担没问题,可清平县每年连税银都交不够,遇上灾年全指着城主府救济度日。

县衙穷的都揭不开锅了,师爷王策若非实在没地方可去估摸着也早走了,堂堂师爷只能把后衙地开垦出来自给自足。

更别提三班衙役了,沈澈出了吏管司的门粗略算了一下,按规制,师爷月俸七钱、米五斗。

捕头、都头、班头三班统领月俸各一两、米一石。

先不提其它衙役,仅这四人一年便是一百五十二两四钱白银,一百五十石米,便是把县衙拆了都不够零头。

若是补齐三班衙役,这些人一年俸禄便要赶上清平县一年的财政收入。

“难怪王策说清平县衙门一直就四个常驻职务,其它衙役都是临时抓的壮丁,不是张万河不想排场,实在是排场不起啊……”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

打开App,新用户限时免费读
加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