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再辩愚民目录

第67章:再辩愚民

已是二更天,沈澈如约赶赴碧箫楼,只不过这次并没有兴师动众,只是几个主要人物赴宴。

见识了沈澈的断案如神,其他人还有所矜持,赤箫这个少年心性却早已心服口服。

碧箫楼。

一楼。

四张八仙桌拼成了一张大桌,沈澈居于主位,四雅公子与蓝箫云箫皆在,还有王闻政,许梦龙,萧战锋。

碧箫楼虽是男倌馆,但楼内的餐食酒水也是一绝,就连外来客商都赞誉,说碧箫楼丝毫不输帝都的木袖阁。

只是在沈澈看来,这些所谓的珍馐美味与佳酿只算是马马虎虎。

“沈大人断案如有神助,未能亲眼所见实为憾事,来,沈大人,此菜在碧箫楼内最为经典,平日里便是楼主也难以经常品尝。”

紫箫听罢赤箫声情并茂的讲述,对沈澈敬佩不已,而他本就是商贾出身,最擅长的便是宴席之上的应酬。

赤箫大笑道:“沈大人,这是鹿肉,便是皇家也极少会享用,你快尝尝看。”

面对如此热情,沈澈也不好推脱,品尝之后,点头称赞,但心中则暗自思索。

所谓商业其实无外乎吃穿住行用,餐饮业是商业几大支柱产业之一,达官显贵也好,平民百姓也罢,都离不开一个“吃”字。

沈澈原本对口腹之欲要求并不高,但自从脑海中多出那段记忆后,每次吃饭他都会忍不住抱怨。

如今寻常百姓以米粟谷麦为主食,能够裹腹便不易,而达官显贵顿顿吃肉便就自觉高人一等。

在沈澈看来,吃得饱之余还得吃得好,想要开拓餐饮业,第一步就得开发新型餐食。

在座之人皆是心思灵敏之辈,自然察觉到沈澈在强颜欢笑,其他人顾忌沈澈身份不好询问,赤箫却是个心直口快的。

“大人,可是饭菜不和胃口?为何看起来心事重重的?”

沈澈摇头轻笑道:“先前听紫箫公子说,碧箫楼要改为客栈,沈某当时便说,若碧箫楼的几位公子要做生意,与沈某合作不也一样是做?

来此之前我还在想如何劝说,现在看来却是不必费心思了,有句话沈某若说了几位公子还望见谅。

实不相瞒,沈某也要在康平县内开客栈,单说这餐食酒水,沈某若开客栈,其它客栈只怕是再无生意可做了。”

碧箫楼改为客栈只是为了给蓝箫云箫一处栖身之地,凭碧箫楼现有的基础,无需更改什么,是个人就能开。

可沈澈此言一出,先不说真假,这是彻底断了碧箫楼后路。

青箫略有不悦道:“沈大人莫不是为了蓝箫云箫二人,要彻底断了碧箫楼后路?若真如此,何需如此麻烦,他二人也并非非要留在此不可。”

沈澈摇头苦笑道:“沈某的确是想请几位公子才能得以施展,招贤纳才之心绝无半点虚假,更不会使如此不堪手段。

只是客栈之事却是实情,就拿这餐食为例,各位可知仅是做菜之法便有煎、炒、烹、炸、焖、溜、熬、炖。

以米麦粟谷为主食,以肉糜菜蔬为副食,还有糕点甜食,随餐小吃,南方口清味淡,西北无辣不欢。

试问,若日后沈某开了客栈,其它客栈哪还有生意可做?”

紫箫等人皆出身不凡,又曾游历江湖,眼界非比寻常,可听过沈澈这一番话后也只能面面相觑。

仅是一个做菜方法就闻所未闻,而沈澈还没说面食,因为目前还没出现面粉,麦子的做法还十分原始,就是把麦子揉成团,直接蒸着吃。

包括粟也就是小米,受限于没有脱壳技术,都是直接煮着吃。

所以上至达官贵人下到普通百姓,主食基本都是吃米,实在是别的主粮不会做,做出来不好吃。

沈澈看到几人都不说话,场面一时有些尴尬,转移话题道:“沈某要立府制,日后七县便会变为六县,除均田制外,沈某还要在各县创办县学。

在清平府新建学院,医院,各县凡适龄稚童必须入县学启蒙。各县年过十五者,无论男女,必须入学院。

各县郎中,必须入医院学习,之后下放至各县医馆,凡有心学医者皆可免费入医院求学。

蓝箫公子医术精湛,沈某有意将医院院首一职交由公子,其它公子善文者,可协助沈某编书,也可授课。

善武,可教学院学生习武,也可辅助萧将军练兵。

学院所授不拘一格,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刀枪棍棒,甚至务农工匠皆可授之。”

自古教育领域一直由朝廷牢牢把控,寻常百姓想要学习文字难如登天,学习资本太高,民间提供学习的地方便是私塾,能进入私塾者非富即贵,普通百姓难以入学。

至于官学,仅有帝都的国子监,同样是仅官宦子弟才可入学。

朝廷垄断教育资源,氏族把控录取渠道,而寻常百姓目不识丁,这是自古以来上位者便采用的“愚民”之策。

而沈澈创办县学与学院的目的就是要广开民智,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只有不断培养新的人才,让新鲜血液投入到建设发展工程中,社会才能蓬勃发展,反之,便会守旧不前,不进则退。

自落座后,云箫一直沉默寡言,如今听了沈澈这番言论,忍不住问道:“你要创办县学与学院,并要求适龄孩童强制入学,难道不知自古以来,求学者便以氏族为主。

你要寻常百姓也入学,且不说此举是否得当,先贤所著皆是传世经典之作,能学习先贤典籍,成为贤者弟子门生便要高人一等。

如今你不分身份悬殊,一视同仁,更将琴棋书画务农匠人之法也搬入学院,你难道就不怕天下读书人对你声讨笔伐?难道就不怕朝廷对你严加惩处?”

沈澈摇头道:“云箫公子口中的读书人不知所指的是哪些人?是地方乡绅?还是仕林芸芸?亦或是朝堂之上衮衮诸君?

贤者著书立作教化的乃是天下人,为何寻常百姓便不在教化之列?古代先贤读书是为养德修身,如今读书人读书皆是为踏入仕途。”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

打开App,新用户限时免费读
加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