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旦日,晏温亭便自递了一份折子、上面赫然写道:“家父家母离世,臣悲痛万分,特请皇帝恩准臣辞去官职,为亲守孝三年。”
自晏将军被斩首后,朝堂局势变得动荡不稳,以宰相为首的主和派彻底将主战派压了下去,他们还时不时的在朝堂上请奏立大皇子为太子一事,老皇帝虽然不满他们作法,.但却有心无力。故此对于晏温亭的请求,老皇帝并没有理会。但为了安抚压制晏清河的旧部,他名义上是准晏温亭为其守孝一年,实际上却是将他软禁在了将军府.。
祝钰博即便如今再不想晏温亭离开自己的视线,但也无法将人强行留下。
晏温亭在离开皇宫前还是来向祝钰博辞行:“殿下,请多保重。”
“你还会再回来吗?”祝钰博听见自己问他。
晏温亭直直的看着他,同时在内心询问自己:“他应该回来吗?即使这里的人与他有着血海深仇。可祝钰博该怎么办……?”
还没等晏温亭回应,祝钰博又自言自语道:“还是别回来了。”自己答应过晏将军不再让晏温亭卷入到朝堂斗争中,现在这又是在干什么?
“倘若有一日殿下需要我,臣必定万死不辞。”
……
朝堂上,老皇帝扶额坐在龙椅上听着朝臣们的上奏。
“报——,西部瓦剌率十万骑兵进犯,当地官员奏请支援。”
随着战报传来下面的朝臣也开始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原先肃静的朝堂现在乱的一塌糊涂。
过了好一会儿,坐在台上的皇帝才慢悠悠的开口了:“众卿有什么法子,不妨说出来听听。”
李尚书第一个站了出来:“以往瓦剌对我们避之不及,都仰赖于晏将军的功劳,如今晏将军……”“依臣看,不如让晏将军之子晏温亭袭承爵位,为国效忠。”
他的话音刚落,宰相就开始反驳他了:“李尚书这是在说偌大的江山全都是他晏家的功劳?”
“这……”李尚书看到宰相咄咄逼人的口气,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他悄悄抬起头打量着老皇帝的脸色,却看到对方直接将目光转向了宰相:“那宰相可有什么好法子?”
“禀皇上,依臣看,应由继承人御驾亲征来杀杀瓦剌人的锐气。”
老皇帝又接着问道:“宰相认为谁才是最佳人选?”
听到老皇帝有松口的迹象,宰相心里也有了底气:“自古以来,继承人应立嫡不立长,大皇子的最佳人选。”
“那就依宰相所言,倘若大皇子能够顺利平定瓦剌,朕就将他立为太子。”
……
大皇子祝尘景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忙来到了宰相府。
“舅舅,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嘛?瓦剌族生性野蛮,阴险狡诈,我如何斗得过他们?”
宰相看着自己侄子这没出息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皇上当着众臣的面允诺,只要你立下战功,太子之位非你莫属。况且你是主帅,有什么可怕的?”
祝尘景一听到太子之位马上就能被自己收入囊中,更是兴奋的不行。“舅舅所言可是真的?”
“君无戏言,大殿下,玉氏的荣耀可都在您手里了。”
……
可等到祝尘景上了战场上才发现事情并没有他想到那么简单。晏清河的旧部中有许多都不服这个大皇子的指令。更别提因为他的指挥而中了瓦剌人的埋伏,损失了整整两万精兵。现在整个军营军心涣散,完全架不住瓦剌人的猛烈进攻。
“他狗娘的,这皇帝老儿怎么派过来一个不会打仗的蛮子过来,这不是成心害我们嘛?”
“副将,您小声点,那可是大皇子。”
这位副将一听更加来气:“老子管他是什么,大不了我现在就去与瓦剌人同归于尽。”
……
躲在军营后的大皇子气的恨不得立刻将这个莽夫千刀万剐,可这里不是皇宫,他想了想还是把这口气给生生咽了下去。
开战不过一月有余,当初的二十万精兵强将如今只剩下七万有余。反观瓦剌部的军队却在不断壮大。大皇子在信中写到希望舅舅能够再给自己派些军队。宰相此时就是再气愤也不能真的将他弃之于不顾。除去一些重要关口的士兵无法调动外,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征兵。
在禀明皇帝之后,宰相便令人将征兵告示贴了出去。可前来应征的人却少之又少,根本无法填空前线的亏空。
无奈之下,宰相便在背地里进行强行征兵加赋。凡年十六之上六十之下,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人。一时间,百姓叫苦连天,怨声载道。无数户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
“五殿下,李尚书求见。”
祝钰博听到通报后立即将人给请了进来:“快宣”。
只见李尚书老泪纵横道:“微臣恳请五殿下救救百姓们啊!”
“尚书快快请起,有什么话直说便是。”祝钰博慌忙将人给扶到了椅子上。
听到他这样说,李尚书才抹了把泪“如今宰相强行征兵,弄得百姓们民不聊生啊!要是晏将军看到……”
祝钰博被他的一番话弄得有些困惑“前线不是捷报频传吗?”
“那不过是大皇子为了哄骗皇上罢了,臣替天下苍生求五殿下救命。”
“李尚书言重了,倘若事实果真如此,我又岂会坐视不理。只是目前还没有证据,如果贸然上奏,可就是诬陷了。”
李尚书也明白祝钰博的难处,他紧接着说道:“臣愿为殿下效忠。”
……
送走了李尚书后,祝钰博便命人给晏温亭送去了消息。虽然晏温亭被软禁在将军府,但两人之间却一直有书信来往。此番祝钰博将此事告知于他,也是想要征求一下他的意见。两人都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个扳倒大皇子的绝佳时机。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