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话谈正邪(二)
还以为自己的到来已经被发现了。
殷明乾金丹期后极少露面,大多在静神山后山的群峦里修炼火意诀。因为五行为火,稍不留神就可能焚山,于是他在山后的一处大灵池的洞窟内修建了灵石座。
如此一来修炼的时候就不怕火焰爆体,不知不觉点燃整个森林了。
宗门有规,未满金丹期的内门弟子,不允许随意下山,游历时须得遮面,不能让人认出面容。
以前不懂,后来师兄说,是因为师尊曾经有一位爱徒,小小年纪学得十八般恶趣味,然而师尊念在往日师徒情谊,没有重罚过。
后来这位徒弟出山,不知轻重,甚至没有掩盖自己修仙者的身份,四处惹人注意,干尽坏事。这都罢了,莫名招惹上些眦睚必报的家伙,徒弟仅仅筑基后期的修为,就给人暗杀了。
此后不再允许金丹期以前的徒弟出山游历。这也是大家心中明白的规矩。
先前他不信师兄们说红尘历练有多么多么危险,直到出山之后,也不知是否因为身上带着的这把扇子,总觉得拘束,即将行凶的时候,如芒在背如坐针毡,仿佛总有人在注视着自己。似乎总有人要伺机而动,将自己所谓“静宫之人”捉拿。
这就是做贼心虚。
殷明乾干脆把剑斜放在手侧,要是有事,直接就杀出重围。
然实际上确实无事发生。
说书先生继续道:“客官们,不知可曾听闻一位魔道的宗师,姓名年龄都不详,人只叫他‘半脚成仙’,就是说他已经差点飞升,但始终无法飞升。”
听者笑道:“还以为是个半只脚的仙人。”
“各位可能不知,这半脚成仙,可谓是近百余年来最可恨的怪物。传闻他为了炼制怨气精魄,活捉三百余人,圈养在一处,不给食物,叫他们自相残杀,每死一人,就给一份吃食。三十天之后,整个围场只剩下两个人。”
“那两人是结发夫妻,从娃娃亲到成婚携手,是世间少有的成双对。丈夫是屠户,媳妇是农民,两人一起抗争,终于没得给人杀死吃掉。他们想着自尽,逃离这人间炼狱,可那魔道中人不给机会,竟当着妻子的面将丈夫折磨致死。把女人逼疯了,再咬舌自尽,如此怨气达到顶峰,他命人挥动大旗,将三百冤魂集中,其中最深怨恨的女子精魄为首,将这浩浩汤汤的怨气凝结成精魄。”
“然后呢?”有人急着问。
“魔道中人因此修为大进,灵力变得无比充盈,据说只需轻动手指,便可以操控数百件法宝,堪称军队的威力。他扬言,任何敢阻挡他的人,都会化为世间最渺小的灰烬。也正因如此,当时的皇帝也不敢奈他如何,有人说,这魔道中人若想坐上皇帝的位子也是轻而易举。”
殷明乾百般聊赖,觉得这故事实在夸大,于是耳听八方,想打探打探消息。
注意力实则全集中在那应如虹身上。
果然,两人在茶馆角落的桌边私语。
“江兄,不知你来此处做什么?”应如虹小声问道。
一个往北走,一个往南走,应如虹北赶赵宗,正巧遇到南下的江达,两人打了个照面,彼此本就认识。
三年前的武林争霸,应如虹参加过,跟随师尊到观众席位时,江达不过也是个十六少年,不过那时候体态已经开始膨胀,腹部六块强健肌肉,手臂也比常人脖子粗,看着很不像少年。
应如虹此人也正直,抱拳就道:“叔叔好。”
师尊忍笑指着江达对他说:“与你同年的。”
“……”应如虹僵了一下,转身道:“得罪,江兄。”
江达根本无所谓这些称谓,也乐得这应弟有意思,同他称兄道弟起来。
此番相见,他也未曾预料,不过仍然喜形于色:“贤弟,你记性差了,不记得今年是三年一届的武林大会,新一届武林盟主的争霸。”
“原来如此。”应如虹双手接过小二递上来的新茶,扶在掌中却不饮下。方才烈酒烧喉,一路滚到胃底,烧灼的感觉犹在。
江达说:“那贤弟你这次北上,可有人接应否?这些年来静宫名声大,有了不少散修效仿,伪装成静宫之人抢夺法宝以栽赃陷害。静宫着实可恶,可别的人你不得不防那......”
“江兄。”应如虹表情一下子严肃起来。
他用唇语示意江达:“有人在用灵力探听。”
江达素来不知道什么灵啊气的,只是相信着应如虹,马上闭了嘴,过一会又说:“在这儿有什么好探听的?难道是个听力极差的人,要这样听说书?”
“不可能。”应如虹说。
若是听力差,又怎会来此听书,况且修道者本就少见,此人出现,必有蹊跷。
只是还不知是敌是友,是明是暗,不能轻举妄动。
说书人还在继续。
“原本那魔道中人已经被众人厌弃,人人不愿喊他名字,都用外号贬低代替。这人强大无比,却迟迟无法升仙,服用丹药续命十年,已经是一百五十岁高龄!头发花白,面容却恍若中年,不曾见老,只因他胁迫合欢宗长老玉成双将内丹交出,否则灭了合欢全门。
“那玉成双常年修行容貌不老之术,八十岁依旧保持十八岁的容颜,她迫不得已把内丹剖出,瞬间衰老几十岁,两天后虚弱而死!而她的内丹被那人吸纳后,果然有容颜常驻的功效。”
众人啧啧称奇,还有这样无奈的事情。
那合欢宗平日名声狼藉,只因门派里修炼的功法诡谲残忍,多是采阴补阳,吸收精气来提升修为,一夜之间胖子都能吸成瘦子。但逼人活剖内丹这种事情,听起来又十分可怖,让人不由心寒。
一声冷哼,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扭过头去,是打扮得不引人关注的一名女子。这女子身披麻衣,像枚鱼笼坐在凳上。
她摘下斗笠,揭开白纱,露出一张神秘的半脸,鸦羽长睫下深蓝色的眼眸灿若繁星,杏儿眼灵动不显娇憨,正是娇若浮霞,灼比芙蓉。
更让人在意的是,她的鼻梁处镶着一颗红色宝石,金边环绕,恰好勾起层云雾般的面纱,叫人看不透彻这张天仙似的俏脸。
光是露出的那双眼睛和光洁的额头,已叫人浮想联翩。不知纱下的全副模样是何等惊艳?
殷明乾仔细辨认,这人竟是合欢宗弟子。
在书中读过合欢宗,有的弟子在出山前鼻梁镶嵌红色宝石,此宝石有隐匿灵气的效果,能叫人不发现其修仙者的身份。和匿踪符一个作用,能保护实力较弱的弟子。
既然是合欢宗弟子,对于这段历史一定有所耳闻,那么说书先生口中历史,或多或少确有此事。
“再厉害又如何,还不是照样魂飞魄散。”女子声音冷若夹霜,似是恨意浓浓。
“这位姑娘说得不错,那魔道中人报应果然来了。”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