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劫起
那是七年前的元月初一。
才刚刚九岁的江泠泠听下人们说,凤阳今年的春节庆典,百姓们家家户户贴对联、放鞭炮,一派祥和,凤阳城内更是来了个舞狮队,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江泠泠怎会是个安逸的主?这就支开了环佩叮当要往府外去逛逛,被门口的下人拦住,好劝歹劝才请回了内院。
可若只是这样就能断了这位小姐的自由之心,她也就不叫江泠泠了。
前门不通怎么办?翻墙呗!
她刚跟先生学会一个成语叫“法不责众”,所以自觉机智地拉上了正在书房拨弄珠算的江月临,半拉半拽地教她一贯老实的二哥翻出了墙。
要说这凤阳城,真不愧是凤阳国都,春节时候百姓们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挂上了喜庆吉祥的红灯笼。街道旁时不时还有孩童拿着糖葫芦三三两两结伴逗乐,嘴里唱着不成调子的童谣。
泠月二人自小在府里锦衣玉食地长大,虽身份尊贵,但总还是少了寻常人家孩童的自由乐趣。
江泠泠平日里哪见过这些?这下可像一只久旱的小鱼儿见到了汪洋大海,乐得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儿瞧的好,看这个也新奇,瞧那个也稀罕。
江月临虽也未曾见过如此热闹的场景,倒也稳得住性子,只是紧紧地攥住妹妹的衣袖,防止两人在人来人往的大街走散。
而这江泠泠似乎是有些过于得意忘形了,仗着自己跟国子监的武师傅,学了两招三脚猫的功夫,就在人群中东跑西窜。
也不管后面的二哥是不是跟的上,看见什么好玩的都要上去摸两把。
这可苦了江月临,他自小就体虚,此时外头又冷,小手渐渐没了力气。终于不知什么时候,手里攥着妹妹的那片衣袖早已不见,抬眼望去,大街上人来人往,哪里还有江泠泠的身影?
此时的江月临有些不知所措了,纵使平日习读诗书,彼时也不过是个九岁的孩童,诗词论语脑子里有不少。可他身子弱父母亲鲜少让他出门乱逛,对于偌大的凤阳城,他是真的不识路......
江月临就这么顺着人流一路磕磕绊绊的走,他长相精致粉雕玉琢,再加上所穿衣服面料手工皆非凡品。放在一众平头百姓堆里,显眼极了,很难不被一些有心人盯上。
他走了也不知道多久,此时又累又渴心神俱疲,于是在一个男子找到他,说是父母派出来寻他的下人时,也并未多想,就愣愣的跟着那人走了。
等江月临被带着在小巷子里七拐八拐了两圈,他才反应过来:自己怕是遇上蒋老妈子常说的人贩子了!
在蒋老妈子嘴里,人贩子是极为可怕的歹人,会把偷来、抢来或骗来的孩子,卖到深山老林里给痴傻老汉当儿子,或直接发卖到常人无法想象的可怕之地。
此时他才追悔莫及,想着千不该万不该跟着妹妹胡闹,他遇上了人贩子,只能祈盼妹妹别出什么事情,安全回家赶紧叫爹娘派人来搭救。
他面上不显山不露水,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扫视巷子周围,寻找适合逃跑的时机与路线。
终于,他看到一处拐角连着两个分叉口,趁着前面带路的男人不曾戒备,渐渐将脚步跟得慢了下来,然后看准时机,脚步一转飞也似的向另一个方向逃去。
那人贩子几乎立时就发现了,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性子软糯的孩子,心性竟如此沉稳。非但没有像其他孩童一样惊慌失措大声呼救,反而能第一时间观察地形趁机逃跑。
不过他并不着急,这片巷子离主街道已经很远了,那孩子跑不远。
他脚步紧凑的向另一个岔路口追去,从怀中掏出一方白色手帕拿在手里,上面熏了迷魂散,以防这孩子还有什么后招。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