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封王目录

第5章封王

晚间睡觉的时候,赵嵩选择和平云初挤一挤。

阿左和阿右却都有些不放心。

赵嵩却道:“放心吧,这小孩心思灵活,秉性纯良,不会有事的。”

阿右还是不放心道:“少爷,要不然,晚上小的给您守夜吧?”

赵嵩听了好笑道:“不用,这里是农家,就按农家的规矩来,不用守那些规矩了。”

阿右听完,给赵嵩沏了壶茶后,才退了下去。

赵嵩进了平云初的房间,却见小孩正跪在床头写着什么。

他只是扫了一眼,却见房间里的书籍倒是不少。

赵嵩随意的翻看了下,就见有好些手抄本,有的笔迹婉约,有的苍劲有力。

平云初拿过那些书籍道:“这些都是爹爹和娘抄写的,我也有抄录哦。”

赵嵩闻言笑着跪坐在平云初身旁看去,他本以为是一些启蒙读物,没想到却是账目。

他好奇道:“这些都是什么?”

平云初拨着算盘道:“是我给娘攒的身家。”

赵嵩闻言不由好笑:“哦?有多少了?”

平云初正要说出口,却瞬间捂住了嘴,由于动作太快,还被自己的口水呛的停不下来。

赵嵩给他拍着背缓解了好一会儿才好。

平云初看着赵嵩小声道:“不,不能说。”

赵嵩闻言理解般的点点头:“是我不该问的,我给你道歉。”

平云初听了忍不住抬头看向赵嵩,只见他弯着一双亮亮的眼睛笑着道:“你真好,我喜欢你。”

赵嵩听了却只是摸了摸小孩的脑袋,见他又翻身下了炕,从一旁的小箱子里拿出几本书来。

赵嵩看着熟悉的剑谱:“你又要给我卖书吗?”

平云初将书递到赵嵩手上:“这是爹爹的笔记,看的清楚一些。”

赵嵩随手翻着陈旧的书页:“这些都是真的?”

“当然啦,假的怎么能卖呢。”

赵嵩闻言却哭笑不得看着平云初道:“你卖这些你爹你娘知道吗?”

平云初闻言骄傲道:“一直知道啊,为此爹爹还特地编了几本书,可惜,不识货的太多了。”

平云初说完,又塞了两本书给赵嵩。

“还有这两本是给阿左阿右的,我见他们俩人阳脉不足,这两本正适合。”

赵嵩闻言惊讶道:“他们受过宫刑,也能练武吗?”

平云初闻言下意识捂住了自己的小弟弟,忍不住道:“那一定很痛。不过,这两本应该可以的。”

第二天一早,收到礼物的阿左和阿右都很高兴。

四人聚在一起,正商量着要出摊呢,就见平秋雁满面红光的回来了。

平秋雁见了儿子笑着道:“收拾一下,我们今天就要南下了。”

平云初惊讶看向他娘:“这么突然?他家真的没有大妇吗?”

平秋雁笑着拍了下儿子的脑袋道:“嗐,他家要是有大妇,老娘不会另找啊。

快快快,赶紧收拾一下,特别是你爹的刀啊啥的别忘了。”

“我也去啊?”平云初指着自己的鼻子,一脸不情愿的道。

平秋雁见了握住他的手指紧了紧,随即笑道:“想什么呢,你当然要跟着去。

老娘养你到十六,你就自己出去闯。”

平云初闻言,这才笑了起来。

他看着赵嵩三人道:“看吧,我娘急着嫁人,我们要南下了,你们要一起走吗?”

赵嵩闻言却摇了摇头:“我昨夜已经想到可去的地方了,若是可以,云初到时候去京城的程将军家找我便好。”

“程将军?原来你是将门之后啊!”

平云初星星眼的看着赵嵩好一会儿,才慢吞吞的将几人送出了院子。

听着院子里平秋雁指挥的声音,阿右却担忧道:“小公子要跟着平娘子嫁人,过的不开心可怎么办啊?”

阿左看着手里的剑谱也道:“少爷,你说,我们和小公子还会再见面吗?

我们要是能带小公子一起走就好了。”

赵嵩听着阿左和阿右的话却没有回答,他心想,有缘定会再见的吧。

三人随后骑着马去了延边督卫府,有皇子令符在,相信督卫府也不敢怠慢。

这边,平云初在见过富商明成礼后,便跟着平秋雁南下了。

他见明成礼一路对他们母子嘘寒问暖,照顾有佳,也就不再那么排斥他娘改嫁这件事了。

空闲的时候,明成礼为了和他加深感情甚至会单独陪着他下棋,还教他南方的风俗和规矩。

明成礼一边喝着茶一边道:“府上有几个孩子比你年长一些,都是大哥家的孩子,你到时候便会跟着他们一起习武读书。

不过,他们自小被老太太宠坏了,脾气有些不好,你若受了委屈,不用理他们就是了。”

平云初听了却一脸天真的道:“那我要是让他们受了委屈可怎么办?”

明成礼闻言哈哈大笑道:“那就是你的本事了。”

平云初闻言却心中一叹,他心想:“到底不是亲生的,要是自己亲爹,早给他拎着找上门去了。”

平云初看着明成礼笑了笑,两人继续下起棋来。

元和二年秋。

这一年平云初十岁,明家幺子不顾家中反对,娶了带着儿子的平秋雁。

这一年,赵嵩十五岁,驻守延边城。首次带着骑兵上了战场,势如破竹的连下两城,直接收复了雁北雁南。

这一举动不仅震惊了延边北地,更是震惊了朝野上下。

太子一党议论纷纷,不知道三皇子赵嵩什么时候去了北方。

而皇帝陛下却抚着胡须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大朝会上,这是皇帝陛下唯一上朝的时候,但即使是这样,也是太后垂帘。

大臣们纷纷斥责三皇子越级插足军事,不顾贵体以身犯险。

皇帝陛下闻言气怒,而皇太后却一语不发。

散朝后,看着雪片般要求召回三皇子的奏疏。

皇帝气的一甩袖子,将这些奏疏全扫到了地上。

总管太监见皇帝气怒,不由劝道:“陛下当心龙体啊,三殿下当初还言及陛下福泽延绵呢。”

皇帝闻言笑道:“你说的对,将这些折子都收起来,全都送到皇太后寝宫去。

让她老人家看看清楚,这些大臣每天写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我儿如此能耐,得到的却都是斥责。”

总管太监见皇帝越说越激动,心中也很为三殿下不值。

他赶紧收拾了奏折,让下面的大人捧着送到了乾宁宫。

而乾宁宫里,皇太后也不满的看着这些大臣们道:“嵩儿要是回来了,那太子可能顶上?”

太子闻言一愣,他不由看向一旁的太傅。

太傅见了立即出声道:“太后娘娘,太子金尊玉贵之躯,怎可以身犯险。”

太后闻言却冷哼一声,精锐的凤眼扫过太子后,道:“既如此,那便如了你们的愿。”

太后说完,便朗声道:“来啊,传哀家旨意,三皇子赵嵩领兵有功,封延平郡王,即刻回京。”

“皇祖母!”太子听了控制不住惊呼出声。

连下首的大臣们闻言都惊讶的看向皇太后。

皇太后却挥了挥手道:“太子留下。”

大臣们闻言一鞠躬后纷纷退出了乾宁宫。

乾宁宫的大殿里,臣子们一散,便显得空旷而冷寂。

太子抬着头,看着皇太后一步一步的走到他身边,不由畏惧的低下头来。

皇太后抬起太子的下巴,一字一句的道:“承治,你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是哀家的第一个孙儿。

你从小文成武德,哀家对你寄予了厚望。但是,要想坐稳这张椅子,靠的从来都不是别人。

如今嵩儿正是年少冲动的时候,你若有本事收服他为你所用那便最好,你若没本事...哼哼...”

太子闻言浑身一颤,不敢猜测太后的真实意思。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

打开App,新用户限时免费读
加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