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旁观者亦陷其中目录

第35章:旁观者亦陷其中

对于鹤轩的挑衅乌鸦精很是愤怒,随即使出更加强大的法术,以无尽羽刃对鹤轩发起围攻,所过之处地裂石碎,可见来势凶猛。

不过乌鸦精知伤害凡人将受天罚,故而所使法术未对昏倒在地的凡人造成影响。

羽刃来袭之际,清风拂过带下古树之叶,与枝条分离,绿叶瞬间化为刀刃,为鹤轩挡下了所有攻击。

乌鸦精怒不可遏:“区区老树,竟敢一再与本王为敌!”

乌鸦精使出黑色火焰灼裂大地向着古树而去,乌鸦精修为在古树之上,再加其施展的乃是火焰法术,古树必定难以招架,甚至有可能被烧成灰烬。

古树三番两次出手救自己,鹤轩自然不能见死不救,所以他立刻施法想借用水来灭火。鹤轩的想法是对的,奈何他修为太低,不过涓涓小溪怎能抵御火海。

“真是自寻死路,你上赶着找死便就此化作灰烬吧!”乌鸦精看见鹤轩挡在了火焰前说到。

在鹤轩即将被火焰吞没之时,白凤及时回来,见状立刻施法用白色火焰抵消了黑色火焰。

白凤说到:“黑羽,他你现在还动不得!”

乌鸦精见白凤回来,也只好作罢,他看着鹤轩说到:“大王迟早是会对你生腻,到时候本王就会来取你性命!”

黑羽说完便消失在了鹤轩面前。

鹤轩看见白凤很是高兴,说到:“小白,你回来得太及时了,要是再晚一些我恐怕就被烧成焦炭了。”

白凤落在鹤轩身旁,“是吗?本王怎么有点难以相信?黑羽他因该是潜伏已久,在本王最后便立马现身对你发难,以你与他的修为差距,他本该动动手指就能取你性命,然而等到本王回来他还未得逞,这说明什么?”

鹤轩一脸伤心的回答:“这说明你心中不但没我,还一直盼着我死。”

“别想蒙混过关,最好给本王解释一下。”

“要不是有古树保护我,我早就死了,小白,你不因该关心我有没有事吗才对吗?我以为你至少对我有些好感了。”

“在本王弄清楚你真实身份前,本王是绝不会轻易与你交心的。”

“我的身份你不一直都知道吗?就是青沧派弟子而已。”

“青沧派弟子可不会像你这么胆大,不仅敢帮本王脱困,而且面对本王也从不表现出怯懦。”

“这还不是因为我爱你,我就是一个看过你画像后被你圈粉的小粉丝,然后又去了解了一些你的事迹,最终始于颜值忠于人品,作为一个拥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我就想找个老公有错吗?”

鹤轩一脸委屈,像是被白凤欺负了一样。

在这时古树突然出声:“两位恩公何须为这点消失争吵?”

听到古树说话,鹤轩有些差异,他看向树询问:“你会说话?”

古树回答:“是的,老夫修行千年,本早已化作人形,但因要保住明公子的魂魄不散,耗费法力这才迟迟未有化形。”

鹤轩说到:“这么说来,那魂魄并没有什么修为,能寄生于你乃是因为你让他寄生了。”

“是的。”古树回答。

“那驱鬼师又是怎么回事?如果那鬼魂没有什么修为,为什么能杀了那驱鬼师?”

“他与我早已融合,故而可以使用我的法力,如今他心愿已了,意识已沉睡。”

“沉睡?怎么这么说来他没有消失?”

“正如老夫所言,他与我已是一体,如今我们可算是一体双魂,我不灭他自然也不灭。”

听后古树所言,白凤难以理解,“千年道行就因为抱住一个不相干之人的魂魄这值得吗?若是没选择帮他,你现在或许已经修成正果了。”

古树回答:“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不值,但于老夫而言值得,他们的那份友情深深动容了老夫,儿时的初遇造就一段缘分,长大后的重逢造就了知己,他们于我身下结拜,我是他们友谊的见证者,受三扣之礼,因庇佑他们的友情。”

鹤轩说到:“你作为旁观者都为之动容,真想知道是怎样的情如此真挚。”

古树说到:“这好办。”

话音结束,古树飘落无数树叶,随之鹤轩和白凤被带到了古时。

那时的古树还没有如此巨大,它的四周还是绿草和百花。如此优美的风景,定也是少不了来访之人。

明媚的阳光下,一个小孩正开心的追逐着蝴蝶,他那洪亮的笑声回荡在整片草地。栖息于树荫下的少年,被笑声吵醒,他愤然起身想要看看是谁竟如此吵闹。

树荫下少年起身之时清风吹来,将蝴蝶带向了他的方向,嬉笑着的孩童目光追逐着蝴蝶而注意到了少年。

看到此处有人,好痛有些吃惊,蝴蝶趁着孩童走神轻轻的飞走。

孩童从惊讶中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或许打扰到了少年,便真诚致歉,“抱歉,我不知此处有人,方才吵着你了吧?”

孩童十分真诚,少年的气愤瞬间散去,他微笑的回答:“没事,如此美景怎会独属于我一人?”

“这里确实很美,像画一样,我想传说中的仙女定也是住在这样的地方。”

“古人有云,清风来过草微伏,绿叶与花相依舞,若问美景何处来,九天仙女下凡尘。”

“风做衣裙花做扮,叶落成路脚不染,天边明媚可做笑,仙女之姿见非见。”

少年与孩童都认为古人口中那美丽仙女乃是指景,二人既有共同话语便可相交,少年邀孩童于树荫下共坐,二人随后便相互介绍其自己。

原来少年乃是不远处村子中的人,名为安逸,孩童单一个明字,今日与父母搬来此处小住。

安逸与明很是聊得来,便时常相约一起游玩,这树便是他们每次相聚之地,由此“古树”便也见证了他们的每一次相遇。

然而人终会经历别离,明随父母前来小住只为寻得一时宁静,他们终是要离去,回到原本的家中。这一别便是十载,二人再见时皆已长大,但二人再在古树下相遇时却瞬间认出彼此。

安逸和明喜极而泣随即相拥一起,随后二人如儿时一般坐于树荫下,互相分享起这些年的事情,随后二人又吟诗作对,一起走过曾经走过的路,观望它们的改变,述说它们的过去。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

打开App,新用户限时免费读
加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