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不懂建筑的侦探不是好老板
“奇怪?你是指整体结构不对称,以及这个破屋顶陡峭得要死吗?那很正常,这栋庄园是民国初年,拆了一座英国的维多利亚式建筑搬到这林子里来,一比一修好的。那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就是不对称结构,配上诸多装饰性的烟囱和炮台,就为突出一个华丽的戏剧效果。”钱见欢打眼一看孔解颐涂涂改改的草图,对比模型发现有两个代表尖屋顶的砖块摆错了,本能想要纠正,但脑子还是多转了一个弯,轻声问道:“这两边有屋顶吗?我怎么不记得?”
“那就是我记错了。”孔解颐信手收掉了两块砖,只剩下房子左右和正前方代表尖顶的砖块。他的动作自然,神态淡定,看来并没有诈她的意思,也并没有察觉出钱见欢对这栋建筑的构造有些过于熟悉。
孔解颐的思绪没有被质疑打断,继续陈述着自己的想法:“重点在这两个尖顶旁边的烟囱。”他用树枝画了两个圆,“在这两个之前的烟囱全部都是正方形,只有这两个是圆形,和咱们现在所处的烟囱一样。所以我猜,第三张桌子说的一定就是咱们这根烟囱!”
说完,他再次看了看头顶的阳光,现在大概是早晨五六点了,金灿灿的光芒大方地泼洒在烟囱的顶部,可惜处在底部的二人一点暖意也感受不到,依然冻得四肢发僵。
孔解颐刚开始说这番推论的时候明显底气不足,总给钱见欢一种自言自语的感觉,但他越讲声音越大,最后维持在了一个恰好能让钱见欢听清的程度。他的神色也和之前蔫了吧唧唯唯诺诺的样子不同了一些,此时竟有那么一些“神采飞扬”,“眉飞色舞”的意思,少年人的朝气和锋芒暴露无遗,比原来的丧气大馒头不知道英俊多少倍,让钱见欢是大大地顺眼不少。
他这个烟囱=桌子的推理倒是很符合系统世界的降智设定。但钱见欢本能感觉没有那么简单:“有几个问题,咱们再复盘一下。第一,你之前说的正方形‘烟囱’其实是装饰性的炮台,通往下方的路是有的,只不过暗门全部被锁死了,咱们没办法下去。”
她话音刚落,孔解颐就笑了:“老板,我不怀疑你的。你让我们走这个烟囱肯定是为方便咱们逃出去。你是大好人,我知道的。”
钱见欢摇摇头,玩笑似的回他:“呸,我是大坏蛋。”然后她继续自己的质疑:“重点在于,那张手帕上并没有指明是圆桌还是方桌,而在这种情况下,把底部锁死炮台看做桌子的变形才是对的吧?有人会把中空的烟囱看做桌子吗?直接说‘桶’或者‘管子’岂不是更合理?我还是觉得咱们太过一厢情愿了。”
孔解颐听了她的分析,一时想不出反驳的话,再次感到自己刚刚的想法有点荒谬。他更像是在已经认定了“烟囱就是‘第三张桌子’”这条假设的情况下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而非根据现有的线索推论那所谓的‘第三张桌子’会出现在哪里。
“不过嘛,还有一种可能,你说的有一半是对的,这个烟囱却是可以通向那所谓的第三张桌子””钱见欢指了指他们所在的烟囱后面的一个小尖顶,“那第三张桌子,可能说的是这个小尖顶。”
“为什么?这个尖顶更不像桌子啊?”孔解颐一脸迷茫。
“建筑中两个侧面倾斜形成的尖顶学名“山墙”,英文“gable”,和桌子的英文不是很像吗?我就是从这个扣钱谐音梗里发散思维想到的。”钱见欢用小树枝在地上写下了两个单词,“我还考虑到,为什么要把一个恶心老头的照片放在自己的遗体身边呢?在看到第一个十字架里的……遗物时,我还想会不会是这丫头眼瞎,看上了那个油腻男。但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要把孟姑娘那张印了字迹的白布也装进去呢?”
云里雾里的线索,歪歪扭扭的署名,合照留下的旧相片,写信时垫桌子的手绢,不同的主人,为什么这些毫不相关的线索会出现在一起呢?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留下线索的人遇到了突发情况,在紧迫的时间内选择了几件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吞下……”孔解颐按着二人之前建立的假设往下推理。
“不对。”钱见欢再度推翻了自己的推理:“没有吞下。”她比划了一下自己的脖子和十字架:“这两个十字架太大了,更有可能是含在嘴里,照片也是。”钱见欢按着照片上面的折痕轻轻地包起十字架,发现不对,十字架的挤压痕迹不对,然后又拿两个十字架夹着叠好的照片,这回对了。
“这也不是能证明被害人身份的东西。”孔解颐也开始重新审视这几样东西:“一共有三种字迹,照片上也有多个女性,但只有一具骸骨,也许受害人并没有留下自己身份的想法,留下这些东西,只是为了给调查者一些线索,找到那“第三张桌子”?”
钱见欢欣赏地冲孔解颐点了点头:“只有这样解释最符合逻辑。”
“可也许第三张桌子是指真实的桌子呢?”
“不大有可能。你觉得能跑到烟囱里来找被害人的,最可能是谁?”不等孔解颐回答,钱见欢飞快地道:“除了警察意外就是她的小姐妹了。想象一下,一个被监视的的少女,一路走到了这个烟囱里,发现了尸体,再爬回到屋里去翻桌子找线索,还能成功生还逃跑的几率有多少?”
“之前的有一条推断没有错:如果这个受害人留下了什么可以帮我们逃走的东西,那一定就在这附近!”
来 APP 跟我互动,第一时间看更新